领先被反超,艾森生物被迫卖身海外,而迟迟不见新融资的公司还有上百家

孙文青2021-04-12 17:00

EEO大健康 孙文青/文 因为一款药物名声大噪,却在商业化前夕沦为被收购,这样一段起伏的经历发生在国内创新药企艾森生物身上。

北京时间4月6日,纳斯纳克上市公司索伦托医疗(美国著名医药公司)对外宣布将收购艾森生物。

这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反向收购”,因为在过去几年,更常见的方式是中国公司拿到欧美公司药物的产品授权,或者直接并购。对此,艾森CEO徐晓相对乐观:“艾森聚焦小分子的研发,与索伦托在大分子和细胞治疗的创新,以及在肿瘤和免疫治疗领域上天然互补,一定能产生合力。”

但现实可能并不如此,EEO大健康记者用多种方式联系了艾森生物及索伦托医疗上海公司,双方对此事都不愿过多解释。

大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已经六年没有对外融资消息,期间经历了分拆出售业务、试图上市募资、裁员等一系列自救。核心产品在2018年年中提交上市申请至今未获批,而此前的追随者却弯道超车,这可以说是一个让初创公司绝望的状态。

当在2015年拿到全球最顶级的两家医疗投资机构——礼来亚洲基金和启明创投的3000万美元融资时,它是被寄予厚望的,是掀翻阿斯利康在肺癌领域坐席的头号种子选手。2018年,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仅在中国市场就拿到20亿元的销售额。

令人不安的是,这可能只是中国创新药的一个剪影,艾森生物所在的赛道都不算是最热门的,国内不乏像PD-1(一种免疫抑制分子)这样的“百企赛道”。那些同样三、四年没新的融资,商业化产品未过审但竞争对手已经开始挣钱的“艾森生物们”该怎么办呢?

从“国内首个”走向卖身

艾森生物无疑曾在肺癌治疗药物这条赛道里遥遥领先。2018年6月,当它在国内率先提交产品上市申请时。竞争对手豪森药业和艾利斯医药的药物研发刚挺进临床三期,国内近九成布局该管线的药企大多连一期数据都不完整。同年,艾森生物的艾维替尼甚至还被纳入国家“十三五”新药重大专项支持。

据国家癌症中心今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我国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78.1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榜首,艾森生物研发的艾维替尼主要针对的适应症是非小细胞肺癌,这占到所有肺癌患者的80%到85%。

在此之前,全球的对应药物仅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获批上市,2018年以一己之力在中国市场独食近20亿销售额。

这样看,艾森生物已经处在“临门一脚”的位置上了,但情况却突然急转直下。

就在艾维替尼递交上市申请不久,2018年9月,艾森生物医学随即以2.5亿美元将医疗器械业务“卖身”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艾森生物一直启用医疗仪器、创新药物“双轮驱动”战略,卖掉的医疗器械业务属于核心业务,已经运营了16年。

记者并没有采访到当时的具体原因,但据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那时艾森生物一直在多渠道寻求资金,却迟迟无果。转年2019年初,它还曾计划赴港上市,募资约2亿美元,而后也不了了之。卖掉核心业务大概率是因为要确保已经完成临床试验的艾维替尼能稳定获批。

此后,艾森生物又裁掉了销售团队,但与此同时却为新药做足了产能准备,没舍得卖掉工厂。艾森生物的工厂有能力每年生产艾维替尼的原料药2吨以及胶囊3000万粒。艾森生物给出的解释是“公司决定对商业化战略作出调整,撤销营销市场部门,专注研发,谋求提升新药研发的核心竞争力。”

此时,实际上艾森生物的颓势已经不可逆了。就在2019年,直接竞争对手艾力斯医药拿到由礼来亚洲基金在内的11家风投的11.8亿元首轮融资。自己的股东改弦更张,选择其他的投资标的,传递出来的信号对艾森生物来说,是致命的。

紧接着,2020年3月,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获批上市,拿下“国内首个”,实现反超。今年3月,艾力斯医药第二个超车,获批上市。而艾维替尼的最新审批状态则仍停留在“第一轮补充资料任务中”。

最终,艾森生物走向了此前已经获得艾维替尼中国境外所有地区商业化权益的索伦托医疗,外界对于二者之间的交易猜测终于得到证实。

可以说市场已不再期待艾维替尼能否在今年获批。即便能在今年获批,艾森生物也只是个挑战者,与另外三家抢夺市场,且领先者已经在积极参与医保谈判了,艾维替尼的压力可想而知。

“艾森生物们”的去向

整件事仅仅是国内创新药企走向的一个缩影。眼下,艾森生物的命运值得国内一堆创新药企去反思。

就拿艾森生物所处的第三代EGFR-TKI(一种抑制剂)赛道,据Clinicaltrials(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ind医药库数据显示,一线适应症有近12家公司布局,二线治疗适应症有近20家公司布局。其中,国内药企占八成以上。所以,艾森生物肯定只是第一个。

在更热门的PD-1赛道,西南证券研报显示,截至到今年2月,全球154个PD-1中,85个由中国企业研发或合作开发,占比达到55%。根据目前国内药企公开的研发进展,预计未来2到3年国内上市的PD-1单抗将达到15个。

“现在整个PD-1都是囚徒困境,这不是恒瑞的问题,而是PD-1太多了。”恒瑞医药董事长周云曙曾在一次闭门论坛谈到,作为国内少数几家PD-1已经获批上市的公司,恒瑞医药也都压力重重。“恒瑞今天的价格就是其他药企未来PD-1的天花板,恒瑞唯一的优势仅仅是适应症,且这种优势也是稍纵即逝。”

短短三年时间,随着医保和集中采购政策的影响,国内PD-1市场从早期行业预期的千亿市场规模一下子收缩到百亿,相关药企也从《2018中国创新药产业投资研究报告》中“VC/PE机构追逐的焦点”走向保守估值。科创板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亚洲肿瘤联盟主席李进甚至认为,PD-1单抗能够成为未来创新制药投资的“滑铁卢”。

已经做出产品的大药企开始另谋出路。为缓解现金流压力,恒瑞、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和君实生物均选择将产品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权益转让出去,换取一笔“回血”。

但那些还没做出产品的初创企业只能苦苦挣扎。先后在2015、2016年完成两轮融资后,苏州思坦维生物同样也无新一轮公开融资,而其应用于晚期实体瘤的PD-1仍尚处于2019年公示的一期临床阶段,这样的公司并不在少数。

在易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骁看来,“PD-1确实是太拥挤了,现在做PD-1研发的公司,如果产品还没上市,商业价值可能较难发挥出来”。

新药研发有其天然的特殊性,行业内的共识是一款新药“十年十亿美金”,当然国内大多并不是原研药,多数为“模仿”,但依然耗资巨大。

“之前融过资的公司太多了,那些跑得慢的,未来两年势必要面对生死抉择,艾森生物还算好的,至少还能卖得出去。”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士称,“更可怕的是很多赛道有不少企业没啥‘干货’,那些公司看上去只能死掉,而且这可不是个小数,至少得过百家。”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