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大型新能源轿车这一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中,风行星海S7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出了一份令行业惊讶的成绩单。根据市场数据显示,该车型在当季销量环比增长358%,成为中大型新能源轿车中增速最快的产品。同期,小米SU7则以累计近8万辆的成绩,继续稳居中大型纯电轿车销量第一,成为市场体量的代表。两款名称中均带有“S”的车型,构成了市场“双S现象”,成为中国新能源家轿市场结构分化的标志性信号。
虽然在具体的用户形象、设计理念、技术路径上存在差异,但星海S7与小米SU7在对主流市场需求的适配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两款产品的设计均不拘一格,力图在传统家轿外观基础上引入更多现代元素。小米SU7采用溜背轿跑车身与无框车门设计,其设计灵感源自海洋生物,试图构建具备未来感的智能形象。而星海S7则引入“行云流水”的设计理念,在前脸与车顶结构上引入自然元素,整车线条流畅、比例协调,设计风格更强调东方审美与家庭亲和力。两者皆在设计阶段即对视觉效果与市场沟通力进行深入考量。
在产品功能上,星海S7提供纯电与增程两种动力系统。纯电版本续航为CLTC工况下的555公里与650公里,增程版则通过马赫超级增程系统,支持四种能量管理模式,在WLTC工况下馈电油耗低至4.89L/100km,综合油耗为0.66L/100km,续航超过1200公里。对北方地区存在冬季续航焦虑与长途出行需求的用户而言,该配置提供了更高的使用安全边界。
智能化和空间表现成为两款车型拉开用户差异的关键。小米SU7在智能座舱方面强调技术展示,而星海S7则在空间规划上更贴近家庭使用场景。后排空间、掀背式后备厢与整车舒适性优化使得其在中大型家轿中具备更高的家庭实用性。而在车身尺寸接近的前提下,星海S7通过设计与结构优化获得更高的乘坐空间利用率,尤其是后排头部与腿部空间方面,反馈优于部分采用轿跑结构的同级产品。
安全性方面,两款产品均突破行业基本线,小米SU7采用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并通过CTB结构优化整车扭转刚度与电池布置。而星海S7采用75%的高强度钢/铝复合车身结构,热成型钢比例达到28.5%,同时在电池系统层面使用铠甲3.0电池包结构,配合IPX9级防水、恒温电芯和0.5秒内断电响应的BMS系统,构建军工级安全防护能力。
尽管双方路径不同,但星海S7的迅速上升意味着一个趋势正在加速形成:中大型新能源家轿市场的分层正在从功能参数竞争,走向用户价值和场景适配的深水区。在销量主导与增速冠军之外,双“S”车型的表现也提醒整个行业:真正的用户需求,已不再由单一指标决定,而是由整体体验构成的多维评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