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9-01-15
作者:焦建

阅读在复苏中?

经济观察网 书评人 焦建 电影《金刚》拍摄的时代正是1929年的大危机时期,要不是导演杰克逊看上了瓦茨当女主角,最终很难说她就一定不会去当脱衣舞女。杰克逊之所以敢冒大风险拍那部片子,是因为相信——只要拍得好,一定会有人看。

又一次经济不景气的年景来临。上一次的经验似乎仍然有效——越是经济不景气,人们就越希望超脱现实,找点东西来放松麻木的神经,电影业因此变得景气。虽然现在时有新闻说,经济危机使得各种颁奖礼都黯淡了许多,但一个事实是——正是在危机最为严重的1929年,好莱坞颁发了第一次奥斯卡奖。

电影业的经验看来也适合阅读领域。12号,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公布了最新的年度美国人口阅读报告《阅读在复苏中》。报告依据的是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主要的观点是——自从1982年该机构首次调查美国人口阅读数据以来,超过18岁以上的美国人口在过去的一年中阅读的长短篇小说,诗歌以及戏剧的数量正在上升,而原本下降最厉害的18到24岁年龄组的阅读数字上升最为明显。在严寒的经济形势中,这条消息算是给挣扎中的图书业添了点温暖。

可好消息背后,坏问题仍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成人数量占整个人口的比重依然在下降——1982年和1992年是两个高点,而阅读诗歌和戏剧的人数也依然没有上升。

“现在整个社会对于文学阅读态度的转变已经非常明显了”该协会主席Dana Gioia说,“在这种除了坏消息以外没有其他消息的文化氛围中,我们可以肯定,整个文化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了。”主席先生一定很着急,因为他一直觉得, “不管当时还是此刻,我们的信仰是:认识和理解问题是解决它们的第一步,”而阅读是帮助人们的一大有效工具。

人们不读书,这早不是什么稀奇事儿。《阅读在危急中》是04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发表年度报告的名字。那里面显示,美国读书人的数字一年年的在下降。这引起了很大学界出版人等很大的争议。为什么呢?每个人都在问。有一些人说这样的新闻不可信,因为这样的调查范围太小,它只局限与文学阅读,没有包括其他领域及在网络上的阅读。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上升?有人也许会问。主席先生给出的答案含混不清:“对这个问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也许是过分膨胀的电子阅读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传统阅读又有了自身的复苏。”或许吧。

在2008年的统计中,互联网阅读被包括在内,这应该是一个原因。但这并没有改变自1982年以来的核心问题。而且包括主席本人也说,互联网阅读并不是造成人们大幅减少阅读文学著作的原因。

主席先生把人们阅读提高的原因归功于该协会推动的类似“大阅读”这样的社区推广项目,奥普拉的读书俱乐部,以及来自教师父母和意见领袖们不遗余力的推广阅读,但更重要的也许是现在的不景气的经济形势。密歇根大学教育学教授Elizabeth Birr Moje,就是这么认为的。

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Richmond大学图书馆员Jim Rettig说,08年的数据也许会预示着图书馆的复苏。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假如你有张借阅卡的话,阅读就不花什么其他的代价了。”

和当年的电影导演杰克逊一样,经济不景气的年代,投资人们会自然的削减对电影的投入。今年火热的电影大多是前两年投资拍下的,今年的投资减少,自然会导致今明两年没电影可看。小成本的图书业跟电影业却不大一样,等这次危机过去,出版业一定会涌现一大批的有关这次危机的书籍。而它们又会成为下一次危机中子孙们的读物——当然,是在那时候他们还阅读的前提下。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