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并购GE家电业务猜想(2)
1 | 2 |
而且,惠而浦似乎也难以上演之前成功收购美泰的戏码,惠而浦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高达30%,如果再收购占有率超过15%的GE家电,不仅可能面临新的反垄断调查,而且GE与惠而浦的产品高度重合也无法形成新的协同效益。
不过,对于在美国市场目前占有率都在10%以下的几家公司,收购了GE家电就意味着成为美国白电市场的第二名,在这样的情况下,剩余5家公司对GE家电的争夺无疑将无比激烈。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还没有得到总部是否会参与GE家电竞购的通知,不过公司与GE一直有着密切合作。”
但对欧洲和韩国几家白电巨头而言,其都已初步完成全球产业布局,而且拥有白电核心技术,在技术方面,海尔处于下风,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收购或控股了GE白电,就意味着将掌握大量核心技术专利,为此,海尔这次很有可能会孤注一掷。
收购还是不收购?
平安证券分析师邵青认为,海尔集团的当务之急是将国内业务先做好。根据青岛海尔2007年报,其净利润为6.43亿元,只有格力的一半。这个时候贸然进行海外并购,会交昂贵的学费。
而且,收购之后的整合难度也是业界普遍担心的问题。GE的家电业务中仍然有高达上万的员工,这会使得收购之后,企图通过生产布局调整来获得协同效应的努力变得十分困难。同样,如果没有GE总部的配合,海尔在并购之后的整合可能不会像联想收购IBM 电脑业务后那么顺利。来自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司之间的文化融合问题也会更加突出。
从海尔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通过去年的业务和组织架构调整,白电业务只是海尔整体业务布局中的一部分,电脑等具有更高成长性的电子产品业务被海尔赋予了越来越大的权重。并且,白电业务在全球也是一个传统和发展缓慢的行业。海尔如果以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投入并购GE的家电业务,可能就会相对压缩或抽离在其他业务上的投入。如何保持战略上的平衡,对海尔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海尔集团内部也有分歧。一些经理担心美国的经济环境,而另一些经理则支持扩张。一位经理称,由于中国家电市场利润很薄,进入美国市场存在风险,不过只停留在中国市场依然也有风险;张瑞敏常常告诉他们,扩张是必由之路,否则只能坐以待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格兰仕俞尧昌分析指出,中国家电企业走向世界要相当谨慎,像当年TCL收购汤姆逊,并购后的整合期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在不同国家将人力作为资本的投入产出规则、跨国沟通以及文化的融合,判断稍有失误,成本黑洞就可能无限扩大。
1 | 2 |
- 灾后重建:电力设备需求将被拉动 | 2008-05-15
- 融资传言领跌大盘 平安拒绝当“替罪羊” | 2008-05-08
- 英特尔、三星电子、台积电携手迈向450mm晶圆制造 | 2008-05-07
- 依恋30亿余元收购家乐福韩国业务 | 2008-05-07
- 惠而浦卷土重来 与海信还会是一场“水仙恋”? | 200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