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观点0706
导语:北京地铁4号线事故 中海油漏油事故 李娜武汉获重奖 李昌奎案

北京地铁4号线事故

要求每天运送数百万乘客的地铁“零事故”是苛刻的,但如何向“零事故”靠拢,却是地铁运营部门应当竭力去做的事情。
                                                                                                       ——《新京报》

铁等公用事业的市场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要促使逐利的企业做好公共管理、保障公共安全,政府责无旁贷。
                                                                                                       ——《京华时报》

市民的焦虑应该推动城市管理者去思考,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式的思路,而应该认真改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应急能力不强的顽疾。
                                                                                                       ——《齐鲁晚报》

北京地铁事故前,有多少隐患未被重视,尚不得知,但是痛定思痛,提供更充分更完善的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管理水平,显然是一个严峻而不容忽视的问题。
                                                                                                       ——《华西都市报》

中海油漏油事故

越来越多的可怕事故,背后是体制环境与自然环境劣质化,对利益永无止境的追求没有受到公众利益、社会利益的严厉约束。当我们面对5倍以上的海洋养殖地扩张只能换来1倍多的收益时,应该听到公众的哭泣,应该感受到社会的愤怒,应该对日后社会运作高成本保持戒惕之心。
                                                                                                       ——《东方早报》

历史再次告诫我们:企业大小与社会责任从无天然亲属关系,在逐利本性面前,只有规矩与秩序才是捍卫底线的可靠选择。
                                                                                                       ——《扬子晚报》

如果你认为出现了重大事件,一定会有正式而可信的消息,因而千万不要信谣传谣,千万要相信正常机制能够实现你的知情权利,那么你就显得愚蠢。中海油漏油事故,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与曾经有过的无数例子没有区别,能蒙一天算一天,这就是常见的重大危害性信息发布的模式。
                                                                                                       ——《齐鲁晚报》

一起如此严重的海上漏油事故竟然被瞒报长达一个月之久,请问:康菲公司和中海油把中国法律和公共福祉当做了什么?
                                                                                                       ——《新京报》

李娜武汉获重奖

政府对这些运动员的奖励,也当以精神奖励为主。用公款奖励商业大赛的冠军,不只是道理上讲不通,更关键的是,必须问纳税人同不同意。
                                                                                                       ——《新京报》
由李娜受重奖引发的争议,错不在冠军李娜,而在于有意以金钱和虚名将她打造成当地政绩名片的权力。李娜之所以疑似卖乖,着实是因为当地权力有意制造暧昧氛围,为政绩讨巧。
                                                                                                       ——《重庆时报》

李昌奎案

在一反一复中,司法的严肃性无疑会遭遇尴尬,一字不同却可能性质截然相反的判决,也消解了法律威严,让司法公正在案情波折里起伏跌宕。这是我们不愿见的一幕,因为民众的法律信仰,没准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无谓的消费被无形的消解。
                                                                                                       ——《华西都市报》

本质上讲,在一个法治国家,法律本身就代表了民意,尊重法律就是尊重民意,不尊重法律就是不尊重民意。理论上,在法律之外再加一个社会民意作为判案依据恰恰是违背社会民意的。
                                                                                                        ——《成都商报》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