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Quora们
导语:在中国这片商业土壤上,究竟是学术气氛浓厚的“知乎”更容易生存还是垂直而更具商业味的“车问网”更受欢迎呢?

张逢/文

在美国,提问网站Quora一经推出,便受到硅谷人士的大力追捧,这已经是问答型SNS产品的旧闻。简洁的页面、有针对性的提问与回答、巧妙的搜寻与定制机制等等创新,都使得传统搜索网站倍感压力,同时也令中国的创业者们掀起又一轮的复制狂潮。

然而,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或者像Facebook那样,把Quora的功能加载于网站架构之中,就能在中国市场上游刃有余了么?

Quora的追随者

上线5个多月,走复制路线的Quora中国版“知乎”依然保持着神秘感,采用严格的邀请制度,用以保持其“意见领袖”式用户的问答质量。从产品理念、功能到设计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发现,“知乎”是在走一条几乎完全向榜样看齐的道路。

如果说Quora靠着“硅谷大佬”的使用与力捧树立了其最初的美誉度,那么在中国,什么样的人喜欢用“知乎”呢?知乎联合创始人周源的解答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关注知识,热爱思考,乐于助人且愿意分享,是‘知乎’用户的共同特征。”

随着“知乎”漫长内测的行进,另一种改良的Quora悄然出现——人人公司以汽车作为切入点,开通了“车问网”,类似Facebook在其网站上推出的自有问答产品。和“知乎”的封闭内测不同,“车问网”采用了完全开放的形式,并与人人网账号打通。

另外一个基于社会化网络的即时问答平台“啊烦题”也在今年推出了全新的2.0版,通过支持多种账号直接登录、微博、SNS网站直接分享功能以及手机与IM的即时通知等多项改进,使得“分享”与“便捷”成为其主攻的方向,受到不少用户的追捧。

在SNS成为标配的时代,百度等巨头没有落伍的理由。悄悄上线一个多月的百度“新知”同样处于内测邀请阶段,作为对百度知识平台体系的一个强有力补充。由于过于低调,能够亲身体验百度“新知”的人还不多,但其竞争力不可小觑。

Quora们的难题

随着Quora的日益火爆,质疑声也从未间断,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学院的访问学者维卫克·瓦德瓦便认为,Quora是一个非常精致的私人俱乐部,但并不适合于普罗大众。

而在中国,从邀请码被炒卖,到“饥渴营销过度”的怨声出现,“知乎”也因为一直坚持邀请制度而被质疑是在“吊用户胃口”。对此,网站方则表示,这样做一来是为了确保用户的准实名身份,二来为了避免过多的垃圾信息而沦为第二个百度“知道”。

内测五个多月以来,一批行业的精英聚拢在“知乎”周围。不过让部分用户感觉有些遗憾的是,虽然是精英群集,但问题在实用性上明显不足,比较难找到一个凝聚的焦点。

如何能够克服网络虚拟关系的弊端,保持用户关系的真实性,同时又具有广泛的大众关注度,增加问答的实用性呢?

“车问网”走的则是市场细分的路线,聚焦于车,集合有车的人,谈论用车的事,并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朋友和专家结合起来,力求在良性的互动中开拓有商业价值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望形成越来越强大的真实用户群体,可以举办与汽车相关的各类公益或商业活动,这种模式在‘车问网’上已经初试成功。”“车问网”总经理修宇说。

修宇介绍,“车问网”以真实用户好友关系为基础,遵循了“朋友的问题由朋友回答”的理念。“此外,除了朋友回答问题以外,近500名汽车专家也坐堂车问为网友回答更加专业性的问题,以更真实、便捷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权威准确的回答,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可见,从用户角度来讲,“车问网”具有现实交流的延展性,“现实中朋友不一定是专家,而专家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朋友,在车问网‘朋友’中有了‘专家’,‘专家’则有了更多的朋友。”有用户在网站上表示。

和问答类网站普遍重视“话题”展示的方式类似,“车问网”用户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关注,之后就能够随时看到此话题的动态,比如又有哪些用户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品牌下又增加了哪款新车以及相关专家又发表了什么权威言论等。而用户之间也可以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进行互动。

那么,在中国这片商业土壤上,究竟是学术气氛浓厚的“知乎”更容易生存还是垂直而更具商业味的“车问网”更受欢迎呢?目前似乎还看不出端倪。

此外,既然是参考了国外的榜样,那么,出现在Quora身上的质疑声也同样出现在它的中国追随者身上。当Quora出于增加网站流量的考虑对搜索引擎进行开放之后,新的问题出现了:随着用户数的增加,答案的质量有所下降。

对于“知乎”来讲,提问与回答质量问题早已显现,已有不少的用户在网络上表示,虽然注册了“知乎”,但仍然需要将其与百度配合使用。然而,不论是“知乎”上的问答达人,还是搜索引擎带来的广泛答案,都会因其开放性增加使用者的引用风险,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程度。

对此,“车问网”则自认为用户中的“专家”成分可以有效缓解答案质量下降的问题。车问网的专家身份实名制保证了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当然,专家的身份不同,解答问题的角度也会有差别,并不能排除有些专家的意见具有商业考量,但是网友们可以根据专家的真实身份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甄别判断。这也就看出了身份真实性的重要,由用户身份的真实保证了信息的真实。这也许是提问网站发展的一个方向。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