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未分类 >
家电:去库存风险加大
导语:一端是为抗通胀而加大原料采购,另一端却是需求疲软。不少企业为了去库存更是采取打折、促销、直降等多种手段以回笼资金。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斌 国内工业品市场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比较突出的反映在家电行业。

热销局面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卖不动”。记者从家电行业了解到,随着需求下滑,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企业库存飙升,制造企业两头受难。

江苏的李先生做空调生意,他说:“实际上,家电行业积累库存从2009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到2010年下半年才显得尤为突出。”

他拿出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2011年1-4月份,家电行业的库存正在加大,同比增长17%。

从通胀到存货、到企业盈利有一个正循环。企业在通胀预期的推动下,增加库存将使其对原材料、中间品的采购反映到上游企业的订单上,相应企业的盈利就会比较好,经营增速强劲。而企业盈利较好,经营增速强劲,又将导致通货膨胀持续。

李先生描述,目前并不是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企业经营却面临着两头受难的局面:一端是为抗通胀而加大原料采购,另一端却是需求疲软。不少企业为了去库存更是采取打折、促销、直降等多种手段以回笼资金。

他说:“当前企业出现‘一多两升’的现象,即企业间账目结算过程中拖欠现象增多,应收账款增加;由于需方不能及时付款,供方不能及时发货,出现产成品库存和积压订单双双上升。这两个方面的压力,使得目前企业外部环境收紧,一些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增加,生产经营活动下滑。”

李先生对2008年时高库存导致的严重后果依然记忆犹新。他回忆,即使在2008年中期,大部分家电企业还维持较好的盈利,但到9月份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先前囤积的存货出现大面积滞销,收入萎缩,企业计提减值准备,最终导致当年出现亏损。

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如果未来需求下滑、产成品库存继续堆积,而原材料库存由于下游需求的影响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而开始下降,那么经济就会面临去库存风险。去库存的判断标准是原材料库存持续下降,而产成品库存持续堆积。

6月PMI库存指数显示出这种迹象,原材料库存指数下滑至48.5%,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至51%,原材料库存的下降与产成品库存的上升印证了目前去库存正在持续进行。

不过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周金涛认为,与以往库存周期不同的是,本轮库存周期始终是在资金约束下进行的。在资金成本的约束下,主动补库存和产能扩张的冲动被抑制,事实上补库存的速度和力度都要弱于正常的库存周期,所以,本次库存周期的上冲加速度相对和缓。

“虽然现在不会像2008年那么严重,但确有担忧。”李先生认为,通货膨胀持续必然引发紧缩政策,紧缩政策可能会在某一个时点打破正循环。如此一来,企业就要减库存,产品价格将下跌,企业盈利将下降,从而进入负循环。

不过,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在订单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接下来去库存周期可能展开,未来在产品需求和价格水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市场担忧的去库存造成经济较大波动并不会发生。

“确实,我们现在原材料库存量在下降,成品(库存)在上升”李先生说。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