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5年再投222亿 陈志鑫期冀“胜于蓝“

张耀东2011-08-26 07:38

经济观察报记者 张耀东  “中国汽车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着20年合资车企工作经验,执掌上汽自主品牌事务已4年的陈志鑫,试图用这样的观点来强化外界对于上汽荣威、名爵等自主品牌的信心。

在这句话的背后,是上汽将在2015年前再为自主品牌投资222亿元的宏伟计划。这意味着上汽为自主品牌乘用车项目的累积投资将达到450亿元。

    在完成“上南合并”之后,曾任上海大众总经理的陈志鑫被逐步提升为上汽股份执行副总裁、上汽股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很快,这家由诸多前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合资公司骨干构成的车企异军突起,被业内公认为经营质量最好、综合实力最强的自主品牌车企之一。

    不过,今年在车市遇冷与“洋”品牌价格下探的双重作用下,自主品牌们集体面临困境,整体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四季度时的32%下滑到今年7月份时的24%。上汽荣威也与其他自主品牌一样遇到了挑战,虽然保住了市场份额,但销售业绩仍比原定目标低了2万辆以上。

    陈志鑫很清楚这份来自市场的现实压力。他认为,从长远来看,自主品牌是有机会的,但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具有特色的创新体系。于是,上汽确定了一个代号为“一二三”的战略执行方案,与222亿元投资配套而出,即要树立“一个目标,两个能力,三大优势,构建具有上汽特色的自主品牌的创新体系”。

    其中的“两个能力”,就是“青出于蓝”的学习能力和“胜于蓝”的创新能力,陈志鑫如此解读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提法。而这也是中国汽车近30年“合资历程”与10年“自主道路”共存之下的真实写照。

研发先行

    对于近期业界关于自主品牌的悲观论调,陈志鑫并不认同。

    他认为,从长远来看,汽车增长波幅放缓是有规律的,而国内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去年中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是18台,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连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包括农村市场,汽车消费依然在成长的过程中。因此,未来的五年到十年,自主品牌仍然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但陈志鑫也坦承自主品牌遇到了困难。他将这些问题归结为三个方面:品牌力、产品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全球化程度不够。

    由于以往自主品牌多采取低价的竞争策略,很容易被“洋”品牌压缩到一个狭窄的价格带中。再加上产品力与“洋”品牌有一定距离,因此,自主品牌的溢价能力不足。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提升产品技术实力入手。但在这方面,自主品牌的时间积累不够,而且国际化人才不足。最近两年,比亚迪、奇瑞等品牌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产品策略和产品实力出了问题。即使是上汽,也在荣威750等产品上遇到了困难,品牌溢价能力下滑。

    为此,上汽启动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原上海大众开发部总经理张觉慧被任命为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技术负责人,同时,在海外招募了100多位研发人才,包括韩国人、英国人、美国人,以及诸多海归派。

    在上汽自主品牌的450亿元投资中,有44亿元将被用于上汽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已经投入了13个亿。据张觉慧介绍,这个技术中心投资40亿元,占地50万平方米,涵盖了所有整车开发需要的设备,计划在2013年底基本建设完成。届时,该中心将成为全亚洲最大的整车开发中心。

    这只是整个上汽技术研发机构的一部分。张觉慧表示,整个上海汽车技术中心一共有三个地点,分别是上海安亭技术中心、南京技术中心和位于英国伯明翰的技术中心。上海汽车技术中心三地进行专业分工合作,项目管理全部串联在一起,称之为“中国首创、上海主导、英国联动”模式。

    在这些研发中心中,比较有特色的是上汽捷能公司。这是一家为新能源技术成立的研发公司,以电动车、混合动力为主。而明年,上汽自主品牌的混合动力就将正式上市销售。

    陈志鑫认为,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起一套研发体系、形成自主研发实力。目前,在借鉴了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以及英国罗孚、韩国双龙等企业的研发体系之后,上汽已经形成了一套具备特色的正向开发体系。

    在建设中的上汽安亭技术研发中心,记者看到部分即将推出的新车,包括新款荣威750、MG5以及电动车等等。同时,由上汽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变速箱预计将于明年投产,目前正在做可靠性实验。在规划中,与FEV公司合作开发的2.0升到2.4升发动机,将采用先进的缸内直喷增压技术,将不逊于目前国产的同类发动机。而完全和欧洲技术同步的1.0升到1.4升小排量发动机项目,也将在2014年9月份完成,其中,1.0升的三缸增压发动机将具备欧洲先进水平。

    陈志鑫表示,明年上汽将会推出更为高端的车型,希望可以与奥迪竞争。

 “一二三”

    在上汽所提出的“一二三”体系中,“一”指的是“一个目标”,即“创新打造具备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国汽车强势自主品牌”;二是“两个能力”,即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三是“三个优势”,即在研发、制造、服务三大领域确立了三大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这虽然是企业自说自话的战略,但从中也可看出上汽的决心。陈志鑫认为,上汽具备做自主品牌的实力、天时和信念。去年,上汽集团销量突破358万辆,全球汽车行业中排名第八,在世界500强中排名151位,资金实力充足。

    在陈志鑫规划的上汽自主品牌三大优势中,除了研发优势外,上汽还在打造的就是制造和服务。目前,上汽自主品牌在南京浦口和上海临港两个基地生产,结合了上海通用的生产管理模式和上海大众的标准化体系模式,并且根据自身特点,创新打造出独立的临港基地制造模式。其中,MG3、MG6、荣威550以及预计在明年上市的BP31,都在临港制造基地生产。而在服务方面,上汽于8月15日推出了一个创新的服务新产品“宅捷修”,这是国内首创的全新“到家式”售后服务产品,可以针对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不同的区域特性,推出 “上门服务”与“巡回服务”,为此,上汽投入了6000万元。

    当然,这些优势还需要市场的检验。业内人士认为,上汽提出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际上就是在合资引入基础上的创新发展。这对于已经在合资蜜糖中浸润了二十余年的国有大中型车企来说,不失为一条打造自主品牌的现实路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