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社会 >
诺贝尔奖获得者卡罗•卢比亚 :中国能源未来要依赖于代替性能源
2011-09-28 16:23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田鹏 杨筱雅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他说,中国是一个替代性能源丰富的国家,中国西藏地区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北部的戈壁地区有很丰富的风能,包括丰富的水电资源,因此他对中国未来减少碳排放有信心。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鹏 实习记者 杨筱雅 日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卢比亚 (Carlo Rubbia)在北京饭店出席媒体见面会,谈到了有关中国能源方面的问题。

“未来中国要依赖替代性能源”

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跃身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北京二氧化碳排放的情况非常严重,二氧化碳会引起气候上的变化,我们在北京看到街上有很多车,而一辆车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重量是车重量的四倍。”卡罗·卢比亚说。

卡罗·卢比亚称,未来中国的能源要依赖于替代性能源。他说,中国是一个替代性能源丰富的国家,中国西藏地区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北部的戈壁地区有很丰富的风能,包括丰富的水电资源,因此他对中国未来减少碳排放有信心。

卢比尔表示,中国能源问题有两大方向,首先要自给自足,这依赖替代性能源的发展;其次是能源市场的问题。现在的欧洲,像是德国和西班牙,替代性能源的研究是非常超前的,卢比尔希望中国在这方面也能做出努力,通过最低的成本能够获得最高的利润。中国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可以营造这样一种市场,能够将生产的太阳能、风能和水电能能够出口到世界各地,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是需要能源的,希望中国能够成为世界生产的领头军。

不过,中国的这些清洁能源均远离人口密集区,电力如何运输成了最大的问题。卢比亚表示,他正与其他科学家寻找一种超导材料,该材料可将清洁能源发电传输到任何地方,且传输过程损耗最低。

“提倡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

卡罗·卢比亚认为,中国石油非常有限且供小于求,而现在的汽车97%都依赖于汽油,这是个大问题。由于通过煤生产石油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不提倡这种方式。

开发电力驱动车是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方法,但电力驱动车只能短途运行。卢比亚提议汽车应该更小、更便宜并且更加简单。

“保护环境更要靠年轻人”

如今,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大国,卢比亚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我们现在必须研究和开发替代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尤其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是我们今后要做的重中之重。

卡罗·卢比亚(Carlo Rubbia,1934-) 意大利人,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教授,国家新技术、能源与环境委员会(ENEA)主席。 198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