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刺激增长已进入无效率边界
导语:在找到治疗全球经济衰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前,只有继续去杠杆化,减少债务消费才是正确的途径,一味以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无效率的边界。

经济观察报 宣宇/文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加大。欧债危机继续发酵,且向核心国家扩散风险仍然存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经济增速都出现回落。

当前美国通过增税以刺激经济及创造就业的计划遇到政治阻力,美国国会预算局(CBO)最新宣布美国经济增速将比先前预期的更为缓慢,而失业率将继续居高不下,预计美国2011年经济增速降至1.5%(远低于8月份2.3%的预期增速),2012年增速为2.5%(亦低于先前2.7%的预期增速);CBO同时上调了美国失业率预估,2012年底失业率仍接近9%。IMF最新发表的《世界经济预测》也将今年英国经济增长前景从1.5%下调至1.1%,并认为英国经济有17%的可能再次陷入衰退。美国和欧洲经济复苏进程差于预期,引起人们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普遍担忧。

迫于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压力及应对外围经济的不利影响,意大利政府开始讨论进一步削减债务及激励增长的可能举措;英国政府也在考虑注资50亿刺激经济的方案,用于公路、铁路和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外界也开始对中国会不会再次出台4万亿刺激计划以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展开了猜测。

外围经济低迷甚至陷入二次探底的担忧,增加了我国外需的不确定性。但在当前我国注重经济发展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中国不会出台类似2008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但中国会在基础设施、居民安居工程等方面继续既定政策,通过稳定内需来抵御外需的不确定性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2008年4万亿刺激政策留下很多后遗症。投资主导的过度刺激政策,在中期会导致通胀、泡沫和不良资产,当前经济增长下滑背景下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居高不下,是金融危机刺激政策的后遗症之一;经济的渐进式发展需要相应投资的渐进性,在为刺激经济增长的短期目标下,出现大量没有效益的投资(即使是投资于基础设施),持续的大规模刺激难以为继。

其次,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去杠杆化过程还未结束。和2008年相比,在发达国家,家庭住房负债依然很高,银行业资本负债表依然很弱,一些政府负债也居高不下。所以为解除当前国际经济是否二次探底担忧,重要的不是再进行第二轮刺激计划,而是健全国家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一方面,寻找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获得增量财富;另一方面,继续压缩过高开支(包括政府和家庭),从而削减债务杠杆。在找到治疗全球经济衰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前,只有继续去杠杆化,减少债务消费才是正确的途径,一味以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无效率的边界。中国财政和经济整体健康,中国更不需要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会在经济整体转型中谋划新的战略布局,这需要放缓经济发展速度。

最后,中国经济忍耐度已经提升。通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练,中国政府认识到,过去过分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而且越来越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当前中国巨量外汇储备并没有带来新的技术,比较优势下的对外贸易本质含义早已被扭转。中国也开始在反思,可能那些急需外汇以用来换取技术和管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更多地需要把眼光放在国内市场。同时,中国的出口导向型企业也认识到,产业升级产品换代的重要性,要靠产品竞争力争取市场,而不再是廉价的产业内低级分工。我们认为,中国会更加注重国际环境给予的倒逼力量来强化自身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环节。当前中国经济获得较高增长的同时,严重的环境破坏事件和卫生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幸福感却普遍降低,同时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和谐的表象下隐藏着许多危险因素,社会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十二五”规划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作为主要目标,并将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调低至7%,大大低于11%的“十一五”实际年均增长速度。政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就是要把经济发展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

加大民生投资、改善民生环境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未来5年我国将建成3600万套保障房。如果外围经济探底,为防范通货膨胀与经济减速叠加效应威胁社会稳定,政府更可能加快保障房建设,一方面可以减弱外需不足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能够加快居民安居保障,不仅由于住房带动相关消费强从而有利于拉动内需,更重要的是能弥补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中民生保障短板,有利于维护稳定和谐局面,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我们认为,保障房建设不再仅仅是政府拉动投资的简单的刺激政策,而是带有经济和社会调节功能的政治取向安排,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普遍愿望。

按照2011年投资1.3万亿元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估算,“十二五”期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近4.6万亿,这将超过2008年底推出的4万亿投资;同时,保障房建设投资又将集中影响到水泥、工程机械、建材、钢铁、家电等行业。此外,我们认为,政府将会出台配套措施(如政府补贴和减税计划)等刺激居民消费,稳步扩大内需市场,从而建立起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内生性源泉,回归到经济发展的本质属性。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宏观经济研究员)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