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三代的光荣与梦想
导语:我们现在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想管就是计划经济,不想管就是市场经济。所以永远在纠结中昏招频出。

郑渝川/文 洛克菲勒家族深刻影响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美国经济、社会生活和法律体系。这个财富帝国的开创者约翰·D.洛克菲勒毕生毁誉交加。约翰·D.洛克菲勒创建了超级垄断企业标准石油,在全盛期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赚取了丰厚财富,也在此过程中因不择手段地逼垮、兼并同业企业留下了海量恶评,无情摧毁了依存于采矿、运输业中小企业的社会结构。正因为此,也出于对越来越庞大的标准石油可能破坏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担忧,美国政府发明了反托拉斯法,并将标准石油作为这部法律诞生后的第一个处置对象:将之拆解为34家公司。

有意思的是,约翰·D.洛克菲勒并没有把社会恶评放在心上,对混杂其间的一些夸大其辞的抨击乃至谣言不予理会(你可以理解为,他已创造了洛克菲勒家族不可撼动的财富地位和权势,因而可以不予理会),甚至要求家族成员不得像美国政界企业界名人那样出版自传。毫无疑问,这样的家规、遗训让洛克菲勒家族在世人眼中变得更为神秘,特别是当约翰·D.洛克菲勒的儿孙辈涌现出多位继续深刻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的重量级人物,许多深切关系各国命运和重大利益的事件得不到当事人的自叙,必然是现实和历史两个层面的巨大损失。

突破“不得出版自传”家规的,不是那个担任过纽约州州长、福特政府副总统等要职的尼尔森·洛克菲勒,而是约翰·D.洛克菲勒的另一个孙子戴维·洛克菲勒。在同辈兄弟中年龄最小的戴维·洛克菲勒很好地继承了祖父的赚钱本领,长期担任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保持并捍卫了洛克菲勒家族在金融、美国政治等领域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富一代”、白手起家亲自创造财富和地位的政界企业界名人,其创富(政坛角逐)过程和个人心路历程都会受到读者的关注,但戴维·洛克菲勒这样的“富三代”,财富再多、成就再大,很多人仍会认为是更高起点、更好培养、更多机遇基础上理所当然的结果。戴维·洛克菲勒2002年完成撰述并出版的《洛克菲勒回忆录》一书,没有过多叙述个人生活,对祖父约翰·D.洛克菲勒受到的不公正评价也仅以寥寥数语开解,而将书的主要篇幅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继承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培养、慈善事业传统;二是戴维·洛克菲勒本人经营并改造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实录;三是戴维·洛克菲勒等家族成员所参与的国际交往,在这方面披露了大量以往不为人知的美国经济史、外交史细节。很显然,继承了祖父财富基因、对市场需求有着敏锐判断的他,非常清楚读者对他所著、代表洛克菲勒家族声音的自传的期待。

身为美国第一家族的后代,又亲手掌控大通曼哈顿银行的戴维·洛克菲勒,有其他人很可能终生无法获得的机会参与国际交往,他也充分利用了这种身份优势与各国政治家交往,努力争取美国国家利益和家族经营利益。《洛克菲勒回忆录》这本书最为出彩的部分,是介绍他与赫鲁晓夫等苏联历任领导人的交往,还列出了赫鲁晓夫下台之前与他的会面交流文字记录;也叙述了戴维·洛克菲勒造访文革时期的中国、会晤周恩来等中国政府领导人,斡旋中东各国,深度参与拉美等国开发发展等历程经过,有助于历史研究者和对冷战史感兴趣的其他读者了解相关史实内幕。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