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社会 >
兰州“红色幼儿园”的现实与变迁
2011-12-13 21:42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刘志明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2006年,甘肃省委家属院拆迁,幼儿园停办。2009年,新的住宅楼环院中幼儿园建成后,向社会公开招标,被一家民营幼儿园老板承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志明 甘肃兰州报道 被习惯上称为“省委幼儿园”的“甘肃省委机关幼儿园”位于甘肃省委家属院内,现在它以所在社区命名:大教梁幼儿园。

2006年,甘肃省委家属院拆迁,幼儿园停办。2009年,新的住宅楼环院中幼儿园建成后,向社会公开招标,被一家民营幼儿园老板承包。

 

甘肃省保育院里的孩子

自此,“甘肃省委机关幼儿园”的招牌被取下,“国有民营”取代了“国有国营”。 改制之前,幼儿园仅收伙食费,每月三四百块钱,被承包后,收费标准随之攀高,为880元/月,“在兰州算是比较高的。”

不变的是它服务的主要群体:甘肃省委、省直机关各部委的干部子弟。

服务省委大院里的孩子

11月21日是周一,晨7时30分,两个孩子分别被父母送进了大教梁幼儿园门内。其中一个由母亲牵着手从大门口走路进来,另一个则由父亲开着一辆黑色别克车送来。这是这天最早入园的两个孩子。幼儿园在晨曦中苏醒。

大教梁幼儿园实行的是日托。据园内教师介绍,它有2个小班、2个大班、4个中班、1个学前班,共9个班级。每个班级定额不超过30个孩子。9个班级共有孩子200多名。尽管面向社会招生,但“90%的孩子来自省委家属院和附近兰州军区”,院外的占了极少一部分。

这是一座高4层的灰色小楼,位于省委家属院的正中心,为新起的7栋高33层的住宅楼与3栋高10几层的旧住宅楼环绕着。它没有自己单独的院落,只有楼下很小一块软化过的空地供孩子们活动。

尽管如此,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幼儿园的室内空间仍旧很宽敞。一楼门口是家长接待厅,一楼其他房间及二、三楼都是班级,四楼则是一个活动大厅。“每间教室的空间都比较大,”都配备了孩子们的卫生间、喝水用的水房、午休的寝室,还都配备有黑板以及一架钢琴。

家属院就在省委办公大楼的后面,拆迁之前,院内住的主要是省委以及省直机关各部委的干部家庭,新的商品楼在建成后开始对外出售。本报记者在大教梁社区了解到,目前这个社区共有居民3083户,6300人,“以公务员群体和高级知识分子为主,是一个特色鲜明,全省独一无二的城市人口密集社区。”

特殊的环境使幼儿园里的工作也变得特殊。25岁的教师周红(化名)对本报记者说:“这个园里的家长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面与社交面都比较广,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会很高。”

幼儿园里共有20多名员工,每个班配备两名教师。教师们都很年轻,除两三个年近30之外,其余都不超过25岁。幼儿园于2010年9月重新开张,她们都是在此前后被招聘进来的,周红说,她们都是大专学历。周红来自兰州本地一家学院的学前教育系。

大教梁幼儿园硬件一流。据周红介绍,园里拥有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她也有一些同学在其他幼儿园工作,比较起来,“那些幼儿园空间不够,设施不完善。比如我们上美术欣赏课,会运用多媒体,带孩子看毕加索、梵高这些大师的图片,教孩子去看画面、色调,等等。在那些幼儿园,尽管老师也想上这种课,因为没有条件,就上不了。”

幼儿园里还新进了一种“很先进”的“一体机”,“就是一个大电脑,把阅读都制成了动画,可以让孩子更直观地去看,老师只要去操作、引导就行。”此外,“只要有好的教学用具,都可以进过来,比如我们最近就引进了专门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逻辑狗’。”据周红介绍,园里还设置了围棋、跆拳道、美术、舞蹈等兴趣班。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