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社会 >
兰州“红色幼儿园”的现实与变迁(3)
2011-12-13 21:42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刘志明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2006年,甘肃省委家属院拆迁,幼儿园停办。2009年,新的住宅楼环院中幼儿园建成后,向社会公开招标,被一家民营幼儿园老板承包。

公办园中的“王牌”

本报记者在兰州市教育局得到的数字显示,兰州市现有幼儿园共28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仅50多所。“总的来说,这几年,就是公办的领导‘嫌麻烦、图省心’不再办,民办教育则突飞猛进。”卢惠琴自1994年退休后,也开始经营自己的私人幼儿园。她的幼儿园里,目前有300多个孩子。

根据卢惠琴的介绍,就甘肃省四大班子层面,“现在基本上没有幼儿园了”:“省委幼儿园”停办,省人大一直没有办园,省政府的幼儿园也于2009年解散。而城关区原有的八大公办幼儿园,现在也只剩下四个。

在兰州现有公办幼儿园中,规模最大的是甘肃省保育院。在被调到“省委幼儿园”之前,1973年开始卢惠琴在省保育院做过9年院长。

“那是教育厅办的,是‘王牌’,它是面向省直机关各厅局,每年招生的时候,发一个指标,最多两个指标,特别紧张。”卢惠琴说,“它完全公办,有一笔教育经费。”

甘肃省保育院位于兰州市城区中心的静宁路上,与兰州军区三爱堂医院毗邻,是一个主体建筑为一栋四层楼房的宽阔院落,占地11060平方米。这也是一间有着久远历史的“红色幼儿园”,一份简介资料里这样写道:“于1949年10月接管当年的‘美龄托儿所’,秉承‘延安保育院’作风,创建的一所全日制的幼儿园。”

保育院目前有19个教学班。保育院教师梁丹(化名)告诉本报记者,在这19个班中,“每个班平均人数是40人”。由此推算,其现接收儿童约760名。

这是一个县级建制单位,共有教职员工110名,阵容强大。其中特级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副主任医师2人,小教高级35人,中级技术职称4人;在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3%。

“我们没有临时工,都是干部编制,”梁丹说,“连保安、门房都不是随意招聘的,全都来自正规的保安公司。”

根据梁丹的介绍,院里的孩子大多为省直机关干部的孩子,“它的对口服务对象是省级,但也不完全是”,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在这个园里是极少数。而收费标准,梁丹说,“我们院要比私立幼儿园便宜很多,一学期下来才2000多块钱。”其具体收费标准是,全托幼儿每月380元,日托幼儿每月280元。

走进甘肃省保育院

11月23日上午,本报记者跟随送孩子的家长人群一起走进了甘肃省保育院。

大门内侧公告栏里,张贴着一份本周的“幼儿食谱”,内容如下:

周一,早餐:西红柿鸡蛋汤、蛋糕;午餐:芹菜炒肉、素炒番瓜、米饭、虾皮汤;午点:牛奶、圣女果;晚餐:家常豆腐、炝甘蓝、馒头、蛋汤;晚点:麻花。

周二:早餐:豆汁、鸡蛋,馒头;午餐:鸡丝卷、黄瓜豆皮汤;午点:牛奶、山楂卷;晚餐:大骨汤萝卜、面片;晚点:开口笑。

周三:早餐:地瓜粥、火腿肠、香豆卷;午餐:臊子面;午点:牛奶、桔子;晚餐:香肠笋片、番茄菜花、米饭,紫菜汤;晚点:酸奶。

周四:早餐:珍珠醪糟、鸡蛋、千层饼;午餐:蒜苔炒肉、醋溜白菜、米饭、豆腐汤;午点:牛奶、五香花生米;晚餐:肉末扁豆面;晚点:江米条。

周五:早餐:玉米粥、麻酱卷;午餐:大烩菜(丸子、酥肉、海带、豆腐、白菜、萝卜)、米饭;午点:牛奶、苹果;晚餐:龙豆炒肉、小馒头、蛋汤。

在“省委幼儿园”的门口,每到周一也挂着一块写有本周幼儿食谱的小黑板。教师周红说:“我们都是按营养学的规定专门搭配的,每次都是荤素搭配。”

“省委幼儿园”在兰州市公办幼儿园中以条件好知名,从外观上看,甘肃省保育院甚至更胜一筹。走进保育院大门,一片被软化过的操场映入眼帘,有资料说明,“软化地面3000平方米,”此外,院子里还有“240平方米的攀岩围墙,2套海洋球池,1付蹦床”,“构建了游戏区角,修建了种植园、养殖园、沙水池等硬件设施。”

教师梁丹说:“你看我们的院子,肯定没有哪一个幼儿园有这么大面积的软化处理。还有攀岩墙,可以说在全省甚至全国幼儿园中都没有几个这么大的,它的地面也都是软化过的。”

主体教学楼的一楼,除了设有餐厅、办公室、车库、门房、家长接待室、医务保健室、会议室外,有分别标示为“小企鹅班”、“小鹿班”、“小刺猬班”、“小花猫班”、“小青蛙班”的五个班级。每个班又都分为寝室与活动室两个部分。

二楼是院办所在地,除了同样以各种动物标注的五个班级外,还有舞蹈室、美术室、游戏室、幼儿图书室、电教室以及一个多功能大厅。三楼同样有五个班级,还有科学实验室、手工制作室、电脑室、图书资料室等。四楼则没有设置班级,主要是活动平台。

梁丹向本报记者特别提到三楼的设施:“那是今年暑假才装修的,相当豪华,老师电脑操作,可以直接在大屏幕上展示。合并起来就是黑板,拉开就是大屏幕。”

在甘肃省某机关单位做技术工作的严锋(化名)有一个5岁的儿子,已经在省保育院就读一年多。他告诉本报记者:“这个幼儿园在兰州差不多是最好的。好的就那么几家,像军区幼儿园、原来省政府的幼儿园、省委幼儿园,都是公办的。进来比较困难,但能进来的话,起码可以放心一些。”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