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本禁拍”不如提供宽松的环境
导语:如果有严密的评审,杜甫的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之类反映人民疾苦的千古名篇,能够问世并且流传下来吗?而苏东坡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会不会因为“对青少年有不好的影响”而被打入冷宫?

经济观察网 依北王/文 针对银屏上谍战剧与后宫剧泛滥的现象,广电总局今年先后下文,规范播放机制。最近,北京首都影视产业联盟为相应广电总局的要求,更推出细化措施,出台了可概括为“烂本禁拍”的规定。

根据该规定,影视联盟将于明年组建专家评审部门,邀请各方面的行业专家对联盟成员要投拍的剧本进行审核和评估。对于那些经评估被认为存在跟风、无内涵、对青少年有不好的影响等方方面面问题的剧本,将在第一时间被审核掉,不允许投资拍摄。

“烂本禁拍”的初衷,是从源头上制止跟风剧现象。不用担心禁止投拍的效力。细考成立于不久前的首都影视联盟,该组织囊括了北京行政区域内的百余家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制作生产机构、网络视听机构、播出机构和从事相关产业发展的企事业单位和人士,尽管宣传上说,联盟系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发起成立的行业自治组织,但因其负责人由北京广电部门的主管领导担任,且有资金筹措能力,控制播放渠道,因此事实上已形成一个政企不分的超级机构。这样一个机构的禁止能力,自然毋须怀疑。

同样不用怀疑的,是影视联盟治理影视领域中平庸恶俗之风的良好初衷。荧屏上充斥帝王将相的身影,远离对现实的关怀,是近年影视领域广受诟病的现象。扭转这一现象,公众与管理者,可谓人同此心。

令人心存疑问的,是“烂本禁拍”的可行性与效果将到底如何?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2011年中国的电影产量有550部,电视剧的产量则有望突破18000部。其中,北京占了五分之一。以电视剧为例,如果对3600部剧本进行评审,意味着平均每天要审10部剧本,将需要多少人力?多少物力?

更令人担心的,是评审的效果。根据联盟传达的信息,“问题剧本”的标准过于含糊与宽泛。比如“无内涵”、“对青少年有不好的影响”,将如何事先判定?根据经验,由政府主导的审查,在具体执行中,“政治正确”往往成为压倒性的考虑,如此一来,那些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影视剧本,是否会以上述标准为由而难获生机?大规模评审的结果,会不会导致更广泛的肤浅与平庸?

事实上,当下荧屏的单调与平庸,不是因为评审太少,而是因为禁忌太多,特别是那些尖锐描写现实的作品,很难获得表达,此类创伤记忆多了,才导致创作者们对现实题材的集体逃避,造成了帝王将相影视的畸形繁荣。改变这一状况的最好办法,不是加强审查,而是放松不当管制,真正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否则,人们有理由担心,花费大量纳税人钱财的结果,换来的却是一个更加单调与平庸的精神文化格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近年来建设软实力的呼声日益高涨。不久前召开的执政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更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建设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却需要慎重思考与选择。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文化繁荣的最重要条件是宽松自由的社会与政治环境,古今中外,还没有哪一个文化大繁荣时期是大规模评审的结果。试想,如果有严密的评审,杜甫的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之类反映人民疾苦的千古名篇,能够问世并且流传下来吗?而苏东坡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会不会因为“对青少年有不好的影响”而被打入冷宫?众所周知,唐宋时期为中国软实力独步世界的黄金时代,而成就这黄金时代的原因,并非有赖于政府对文化的严密介入,也无须政府大规模掌控文化资源,政府的作用,只不过是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而已。

值得警惕的是,政府控制大量资源的结果,对文化的发展不但未必是福音,反而易滋生腐败。考之现实,此类教训比比皆是。以是观之,为文化繁荣计,为珍惜纳税人的钱财计,“烂本禁拍”,不如提供宽松的环境。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