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观点01.09:校车标准
导语:校车标准 农民工改名 吃空饷

校车标准

可以在不降低校车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调整校车国标,但绝不能以“国家没钱”为由牺牲校车安全。实质上,如果校车安全标准“缩水”,在公众看来,也就意味着政府责任“缩水”。 

                                                                                                      ——《新京报》

制订新校车标准,听取客车厂家的意见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涉及具体技术和成本问题。但是,如果仅听客车厂家意见,或者就由客车厂家代表作执笔人,校车标准的制订,就极有可能演变为商业利益之争。 

                                                                                                      ——《广州日报》

欧美标准所值得参考的因素,是那些经过反复数据统计、生产试验、交通事故调查所汇聚、沉淀、总结得来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这些是一般性的经验、技术,而非具体符合某一国情的经验、技术。这些因素,我们当然要参考乃至直接援引。 

                                                                                                      ——《华西都市报》

一个不能实现的标准最终只能是大家都不遵守,这与乳制品行业的新国标标准降低还是有所不同的,少喝点儿牛奶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而少了很多校车则有可能出大问题。 

                                                                                                      ——《青年时报》

做成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校车的原则是安全,这一点不能有任何余地。灵活则要因地制宜。尺寸大小都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不论大尺寸还是小尺寸,车辆的安全配备和标准不能有差异,不能打让手。 

                                                                                                      ——《成都商报》

中国的校车,固然有现行安全标准偏低的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要变“无”为“有”,当务之急是普及。将来制造的校车,一定要经济适用,便于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并且能在“村村通”公路上跑起来。 

                                                                                                      ——《齐鲁晚报》

校车国情论之争的背后,是各方的利益角逐,其中既有车企对校车市场这块大蛋糕的觊觎和争夺,也有官民之间对公共财政支出优先次序的不同理解。 

                                                                                                      ——《扬子晚报》

农民工改名

制度才是“保护伞”,没有制度和收入的保障,农民工的辛勤劳动依然难以得到所在城市的承认,建设的依然只是“别人的城市”。 

                                                                                                      ——《湖北日报》

如果二代农民工的权利呼声不能得到满足,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危机将会进一步激化。 而要避免悲剧的发生, 不但要在称谓,即体现社会身份认同的层面弥合这一沟壑,更需要在制度上赋予平等的权利,使其成为城市的新居民。

                                                                                                      ——《南方都市报》

一个称呼的改变,意义不在于消灭或者替代这一词汇,而在于改变或者转换这个称谓中的单一身份标签,淡化甚至抹去其中的歧视、贬损成分,丰富其权利内涵,让“农民工”称谓更多元,更富有人的共性,更具有平等的价值 

                                                                                                      ——《成都商报》

吃空饷

舆论监督往往是抓住一点线索予以深挖,所有挖过的地方会以各种“不规则的形态”暴露在外,被监督者惧于被翻出更多泥垢而不可收拾则倾向于“回填”。在吃空饷事件中,这个“不规则的形态”就是公众的诸多质疑和记者调查的诸多疑点。 

                                                                                                      ——《京华时报》

一批公职人员根本就不作为或不敢作为——他们明知吃空饷有蹊跷、不合法,但他们懒得惹麻烦或原本就是沆瀣一气罢了,于是一齐违法违规,一齐“吃空饷”,一齐试图欺骗纳税人——这是一种集体失职甚至腐败。 

                                                                                                      ——《扬子晚报》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