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观点03.05:两会议案
导语:两会议案 异地高考改革 学习雷锋 普京获胜

两会议案

杨威的说辞,恰恰说明其对“代表”身份的误读:一者,代表面前一律平等,不是论资排辈的PARTY;二者,代表是一种职能,而不是 一个学习的机会或者赐予的福利,没办法冠冕堂皇说“重在参与”,应当积极发声;三者,代表的终极责任,就是表达利益群体的诉求、参与国事讨论,绝不应该是 “为(个人)以后的道路作铺垫”。

                                                                                                      ——《广州日报》

人大代表以宪法地位去审查权力,政协委员以制度保障去协商国家政治,作用不在于打鸣,不在于向民众报告权力的消息或者向权力报告民众的感受,而是直接作用于权力,人大使政府受到规制,政协使权力有所节制。

                                                                                                     ——《南方都市报》

代表委员受公众委托对政府进行监督,当然应该像看门狗那样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盯着公众利益不受侵犯,盯着公共权力不被滥用,看到侵权行为,不仅要大声叫唤,更要露出法律赋予的锋利牙齿。

                                                                                                     ——《中国青年报》

“祸患常积于忽微”,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繁荣和强盛,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而在一个问题重重的社会,一个本应严肃讨论这些问题、真正“参政议政”的场所,变成歌舞升平的“秀场”,绝不是什么好兆头。

                                                                                                     ——《FT中文网》

异地高考改革

政府、专家、和民众的视角,存在着很大差异,作为一个牵涉多个群体利益调整的新政策,应创造条件让这些群体公开表达。政府部门的决策,不能简单告诉民众一个结果,而应让民众看到决策的过程。

                                                                                                     ——《新京报》

人们的担心在于,异地高考方案如果不当,将会导致“高考人口”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出现教育强省向教育弱省和大城市进行“高考移民”热潮,从而把大量大城市 和落后地区孩子排挤于高校大门之外,造成更大的社会不公平。因而,异地高考政策必须在“解忧”与“公平”之间求一个共同的“解”,不能只是为了满足一方而 伤害到另一方。

                                                                                                     ——《京华时报》

学习雷锋

是否应该学习雷锋不是问题,问题是谁最应该学习雷锋呢?只有这些政府部门和机构自己学习雷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以发展经济和赚钱为目的,关心并解决了民生问题,用自身的行动而不是言语来倡导雷锋精神,使人民从学雷锋行动中得到实惠,人民才会更好的由己及人,关注身边人的苦难并进行帮助,进而建立社会上的积极风气。

                                                                                                     ——《经济观察网》

雷锋,这个“熟悉的陌生人”,一直陪伴我们左右。一方面,我们有必要学会辩证、宽容地看待那个特定的时代语境。另一方面,让雷锋从“神”变为“人”,以身边“邻家大哥”的更真实、更立体的形象对公众发出道德劝喻,也必然更有情感感染力和道德感召力。

                                                                                                     ——《广州日报》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这里的“人”不仅指个体的人,亦指整个人类社会。在人类文明社会的精神宝库中,雷锋精神代表着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雷锋精神不仅仅属于中国。

                                                                                                     ——《人民日报》

英雄是主流社会借助的诠释精神的载体。用一位思想家的话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有了英雄不珍惜更可悲。历史表明,摧垮一座精神雕像很容 易,重新建设却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或许在目前的社会状态下弘扬雷锋精神并不容易,但正因为不容易而显示出必要与价值。

                                                                                                     ——《中国青年报》

我们更需要了解一个真实的雷锋。这样或许因为他的真实、鲜活,或许因为他对苦难历史的见证,能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小人物的生命尊严和价值。有了对那个时代的理解和思考,我们对当下应当承担的公民责任,也会有一份更清醒的认知。

                                                                                                     ——《环球时报》

普京获胜

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渐明显超过俄罗斯,中国与美国的地缘竞争强度也将超过美俄矛盾。中国应支持俄罗斯稳定,同时从俄罗斯自我改变和“被改变”的种种境遇,评估我们自己应推动什么,警惕什么。中国需要不断改革,同时必须把改革的设计权和调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环球时报》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