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导语:公民自己在尽力维持生活的尊严,政府是否也不该失职,帮助应该帮助的弱势人群?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吴娓婷 第一次到养老院采访,我心里有点忐忑,害怕看到一些无助的老人家,而我又不懂得安抚他们。出乎我意料的是,香港长者良好的生活态度,根本不是我所想那么灰暗,他们让我了解什么叫“有尊严地生活”。

进入张伯的房间,会惊叹于他的整洁。床铺、衣物干净整齐,桌面、地板一尘不染。他喜欢读报、了解时事。

陈伯因为腿脚不灵便,需要扶着墙走路。但是他同样乐观健谈、有良好的兴趣爱好。他喜欢飞机模型,桌子上叠放着厚厚几叠杂志,都是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曾在香港茶楼喝早茶,里面清一色坐满了老人家。不过,你不会看到广州茶楼的情景:把腿竖在椅子上的,衣衫不整的,随地吐痰的。整体印象就是整洁得体,哪怕白发苍苍,扶着拐杖出行,衣服该扣的扣子一定扣好,头发一定梳好,面容清洁。

很多香港人跟我说香港人很勤劳,拿综援是被人瞧不起的事情。于是香港茶餐厅、茶楼推点心车、做清洁工作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大妈大叔。有些人退了休不拿钱做义工,在街上派传单,他们希望手里一直有活干,“做得就做”(能工作就工作)。

一个好的社会制度是鼓励人以劳动为荣、勤劳致富,在这方面,香港做得比较成功。香港人常常为一种叫做“香港精神”的东西自豪,那就是无惧困难、乐观积极。看到这么多长者努力生活、尊重自己、尊重社会,你不由得赞叹,“香港精神”确实能支撑人们到老。

不过,限于资源、地域以及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香港也有难以承载的困难。老人家越来越多,工薪阶层的年轻人连让自己过得体面都有难度,照顾老人有点力有不逮。陈伯在食环署工作到退休,退休金只有2000块港币,而且居者无其屋。更有长者需要租住“笼屋”(几张至几十张不第二年的高低床摆放在同一个房间内,每个床位用铁丝网围住,网内是住客的空间,约2平方米,月租在1000元左右)。

前文提及的都是身体状况良好的长者。随着年纪渐增,老人家总有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的时候。香港有不少养老院和疗养院,但是电影《桃姐》里描写的养老院情景:护士流水线作业为老人喂饭。空间狭小,用隔板隔开就是“房间”,只容人转身的距离。

公民自己在尽力维持生活的尊严,政府是否也不该失职,帮助应该帮助的弱势人群?我想这些良好的公民并不要求太多,只要能保障他们日常生活所需,生病的时候得到治疗,他们能平和地度过余下的日子。

福利过境无疑能帮助香港解决一部分养老问题。内地空间更广阔、资源相对丰富。而且,广东、福建等地本身就是现在70、80岁这批老人家的老家。他们可能还有其他亲人、老乡、朋友在此,生活不会没有伴。福利能够支撑的话,老人家能多一个选择,在香港这个小岛之外找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国人重视孝道,有责任的政府和年轻人也应反哺这些曾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长者。想法已经有了,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能否拿出行动来实行。

跟多位老人家谈话之后,我感觉得到生命的厚度和温度。越是到了生命的尾声,越考验一个人对生存的态度。这些香港长者以对生命坚持的态度获得了人们的敬意。我想,香港有这样自尊自重的老人,是香港之福;而香港能否“惜福”、做好反哺,则考验香港政府是不是一个有责任心、人性化的政府。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