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智慧城市

汤向阳2012-12-28 11:45

经济观察报 汤向阳/文 当林敏在清晨温暖的光线中睁开眼睛时,她知道她无需为早餐担心。智能厨房系统已经按照提前设置好的程序为她的三口之家准备了早餐。而智能楼宇系统自带的叫早服务则已经将另外两名家庭成员从美梦中唤醒,百叶窗在那一刻也根据室外的光线自动地调节到了最适宜的角度。

用过早点之后,林敏准备上班。她的智能手机已经为她选好了今天的交通工具:电动汽车,因为车联网的导航显示“今天的上班路线交通状况良好”。而且手机还提醒她不要忘了顺便在导航标识出的路边便捷充电站给汽车充点电。当然,家里的一切不用她担心,厨余垃圾已经被自动回收,而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已经将家用电器自动关闭。除非有这一家三口的指纹识别,否则没人可以将这套公寓房门打开。

听起来似乎太过梦幻。但科技正在将这梦幻般的场景变成生活中的现实。当时间的投影已经落到2020年时,上面的一切还都只是一个开始。

工作

林敏是电动汽车公司的一名销售经理。但是她的工作却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满世界寻找客户。相反,每一天公司的数据库会自动告诉她,最近有哪些车型在公司店内或者车展内被什么样的客户追踪,他们是否询了价,是否拍了照,带了谁来,说了些什么,甚至在店内摆了什么样的Pose都会被记录在案。销售人员的工作便是根据数据系统的自动分配,追踪指定客户。而林敏和同事的工作不过是确保一切系统运行无误而已。

不仅仅是林敏本人,她的丈夫工作所在的医院也已实现智能化办公,常规标准化问诊已经可以通过科技自动完成。智能办公系统根据标准问诊结果,将病人可能的疾病按照概率高低排列出来,并给出开药或者手术建议。专业医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做最后的确诊和应付难得一见的疑难杂症。

林敏的父亲曾摔断了腿,但身为骨科专家的丈夫却出差在外。但通过医院的远程治疗系统,林敏的丈夫为老丈人的手术提供远程指导,与医院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了手术。

丈夫还告诉林敏,除了做医生的助手,智能办公系统现在也已经应用于其他领域,包括帮助法官梳理案件线索和查找适用法律条文,从而节省了大量人工。

生活

在视频会议的休息时间,林敏通过互联网电话与丈夫联系,提醒他给儿子买周六的足球赛门票,丈夫跟她“汇报”:给儿子改买了周日的门票,因为政府智能城市预警系统刚刚提醒“周六本市有暴雨,不宜出行”。信息如此及时,林敏忍不住感叹“服务型政府”的便利。此外丈夫还告诉林敏下午临时出差,他已经通过智能手机程序预定好了机票。

曾在2012年,就有企业预测——未来人们将随时随地“连接着”的各类移动终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将不再分离。

林敏曾在下班时看到路灯发生故障,当时就给政府的智能城市系统留言,她知道,留言一发出,信息就会通过公有云平台上传递到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果不其然,第二天再路过时,林敏看到路灯已经修好。

想到周六预报的暴雨,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林敏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小时候每到刮台风肆虐时,家里、学校全部断电的场景。现如今,这样的事情早已成为历史。城市的智能电网系统早已建成,绿色可再生能源得到了优化利用。所有的办公楼、住宅公寓都安装了小型发电设备,随时生产绿色能源,并将多余的电力入网与他人共享。

除了智能电网,城市的水务管理也实现了智能化。通过智慧水管理解决方案,城市管理者可以在地图上查看城市水务资产,从配水管和阀门到公共消防栓和水表等的详细位置和状况,从而缩短水务员工的路途时间;利用解决方案里的预测性分析功能还能减少高成本的服务中端,构建起新的费率模型。工业废水也实现了“零排放”,因为污水已经在排出之前经过了净化处理。

交通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考虑到丈夫出差,林敏准备去探望同样居住在本市的父母。临出发时,她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打开了家中的热水器,好让儿子放学回家就能洗个热水澡。林敏很放心儿子每天搭乘电车上学和回家,因为现在城市配备和谐城市运营指挥中心,依托已经实现数据共享的监测系统,将视频监控、电子警察、报警台等不同系统的整合,实现系统联动分析。除了智能化的安全网络,这座城市还通过应急解决方案,有效利用网络、信息、应用系统资源,构建了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它能够帮助政府通过多行业统一监控、预测分析、资源调度指挥,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从而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父母居住在城市的另一边。有些疲惫的林敏选择搭乘西门子有轨电车,在查询路线时,系统提示她选择这一路线的人数和高峰时段,并提供了另外几种可行的路线。林敏这几年来已经逐渐适应了先进的智能城市交通系统,这一出行方案已经越来越多被周围的有车人士采用,这源自于该系统提供的及时、便利的特性,通过手机及时查询最优方案,同时乘坐环境的舒适感大幅提升,与过去拥挤的公交系统不可同日而语。不来梅的心理学家Peter Kruse教授2000年年中以来曾开展多项调查,这些调查表明,“曾几何时,交通代表着自由,因而被视为特权的象征。现如今,自由更多的是通过手机来表现,不再是汽车。”

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的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学院一个名为“德国的可持续发展交通愿景”的研究也验证了此趋势。该研究表明,到2050年,大城市的居民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拥有汽车。研究报告指出:“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自行车和非常节能的轻型电动车将成为新的地位象征。”

不仅自己不再迷信汽车,孝顺的林敏还为父母购买了轻型电动车,方便热爱运动且关注环保的父母随时出行。而更让林敏高兴的是,智能交通这一概念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大城市,在过去几年中,小城市当中也已经涌现出了智能交通项目的典范。

林敏在想,什么时候科技能拆除城乡之间的藩篱,让“智慧”的不仅仅是城市,而是与乡村美好的自然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