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吃饭勿煽情
导语:中国人为了贪馋可上山下海翻脸不认人,除了合家团圆,这也是执着情怀的一种。

 

经济观察网 王欢欢/文 夏天刚到,我和先生的晚餐就改为在散步途中找个烧烤啤酒摊解决,一人十多串烤肉,再一瓶啤酒,吃得饱饱的,抹抹嘴上的油回家。最近,我会多要一碗米饭,先生加一个肉炒饼,因为一会儿要看10点半的《舌尖上的中国》,胃里没有点碳水化合物,真无法淡定地撑过一个小时,除了咕叽咕叽咽许多口水,还影响睡眠。昨晚加班,我10点半赶回家,在门口小卖部买啤酒,发现老板也正自斟自饮吃花生米,屋里小电视上播着这几天最熟的音乐和人声——《舌尖上的中国》,顿时惺惺相惜,就算平时各怀鬼胎,吃饭这件事我们是万众一心,这可能也是《舌》反复在表达的——中国人在吃饭上所体现出的真诚和勤勉,着实感人。

我很喜欢这个记录片从各个角度去追溯口中美食的源头,鲍鱼有鲍鱼的珍贵,莲藕有莲藕的难得,糯米有糯米的不容易;奢华饭店的厨子做鸭蛋牛不牛没看出来,乡间宴席的掌勺蒸全猪是叹为观止。据说某集结束之后,诺邓火腿的网上订单噼里啪啦翻了几倍。看来,大家都被那低头给大火腿上拍盐的制造者们征服了,虽然征服者脸黑黑的,走在路上你不一定认得。平心而论,就是这低头拍盐,弯腰取藕的身影最打动人,这些平日不仅平凡而且沉默的身影,被放在中华美食博大文化的背景中,有了证明价值的机会,那些几代人每日所作的日常之事,变得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件好事,尊重饮食,尊重岁月人心,人情义理,尊重平常之事,为平凡而感动。

反过来说让人不喜欢的,是片子里常出现的提领似的画外音。不知为什么,旁白的男声在叙述美食故事时,平直清晰慢条斯理,让人听得明白又不至影响画面叙事,可是中间总不时要穿插几段“激情戏”,几乎没有上下过渡,忽然就高度颂扬起中国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之类,每一集反复唠叨,罗嗦又空洞,且总是突然提高嗓门,再加上激情四溢的配乐和基本每集都有的一家人过年合影的各种画面,信息量巨大而坚硬,急切得就跟高考复习班的老师,使劲戳着黑板想把公式硬吼进笨考生的脑子里似的,好像不自信地生怕观众听不见,看不懂,不感动。每一集,我正陶醉于安宁的味觉遐想时,都要几次被旁白的晴天霹雳吓一跳。

我先生宽宏的解释说,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是透过饮食来讲中国人的生活,拔高颂扬一下无可厚非,书上也说——吃是最能透视一个年代民众生活的方式之一。但是,难道饮食所投射出的时代民众生活,来来去去就仅是“合家团圆”这一个点?对此我深表怀疑。就算只有合家团圆吧。纪录片本身的职能是记录真实,就算要煽情,也该用事实来煽,而不是语言,绝不是语言。台湾有句关于美食的俚语——要材料够,不是媳妇巧。天花乱坠的直白抒情在我看来就是白花花的开水冲毁了一晚材料充足、干辣鲜香的新疆炒拉条。这碗白水在“厨房的秘密”一集里达到了巅峰,“厨房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此言一出,我们的兴头被冲得七零八落。我先生那天不仅胃里饿,脑子和眼睛大概也没吃饱,看完之后只得愤愤然上视频网站连看了两集《面条之路》充饥。而我至今也没弄明白“厨房的秘密”究竟讲了些什么,只看到酒店名厨们颇具优越感的大长脸你方唱罢我登场,故事素材琐碎得简直撑不住一个小时,而旁白的叫嚣声在这一集尤其突兀怪异,像专栏作家深夜赶稿词穷,只得陈词滥调充数,又像摄影棚里的导演拿着大喇叭指挥观众:左边那一团人,该激动了激动了哈!可惜我们这帮吓不死的观众,从小就被指挥伤了,你一举喇叭,我就身心疲软。

有狠狠吐槽的劲,说明我还是被勾起了食欲,中国人为了贪馋可上山下海翻脸不认人,除了合家团圆,这也是执着情怀的一种。我和先生都是西北人,吃饭喜欢点用番瓜蒜苗大蒜羊肉丁爆炒的干拌拉条,辣是辣,咸是咸,若是把纪录片也当拉条,我会说哪怕给我个小碗也行,面条别过水,我想来碗干拌。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