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太阳能国有
单纯抽象的规定“自然资源归谁所有”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要害在于是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能够让人利用,那么这个资源就该归谁所有,法律应该保护的是这些设备提供商和业主的财产权。风能到底归谁所有?其实,这并不是下定义,而或是行政机构在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东方早报》
是否对气候资源进行所有权宣示,并不必然与政府在此间的监管责任与管理权限存在因果。在新能源开发存在诸多现实困境的情况下,对能源开发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如何更好地调动民间力量和资源参与新能源开发,如何优化程序设计与政府服务,显然更具有迫切性。
——《南方都市报》
食品安全
社会的良心固然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但最该有良心的是政府。每天我们都能看到最没良心的事儿在上演,一部分是每个社会都会有的黑暗面,一部分则不是 每个社 会都有的、由官方主导的丧尽天良。如果在政府不讲究良心、却又要求老百姓有良心的时候,就实在是比较像当那啥、立那啥,大家在唾弃这种牌坊的同时,也消解 了本来应该起到正面作用的良心守则。
——《经济观察网》
必须要把消费者的力量给激发出来,通过消费者的求偿,给予食品企业以更大的压力。最终让企业负责任、政府严监管、消费者能求偿这“三驾食品安全的马车”同时发力,形成良好的互动。
——《燕赵都市报》
在现有的语境下,主要寄希望于行政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恐怕只会让消费者不断失望。实际上,如果把政府部门与非法生产商之间的监管反监管过程,比喻成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这是一场力量极不对称的战争。况且,目前的监管力度还远远不够。
——《广州日报》
的哥老王
是谁酿成了的哥老王的悲剧?是这个按潜规则运行的社会。在这里,公司按潜规则运营,利益相关者会选择沉默,相关部门推脱责任,法律缺席,小人物的抗争只被看作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潜规则事实上主导着中国社会的运行,成为中国社会运行的真正规范。”所以,我们会看到类似老王这些追求公平、正义的人常常会撞得头破血流,因为他们所看到的规则却不是这个社会真实的游戏准则。
——《经济观察网》
现行机制下,没人能为这样一个仗义执言者撑腰,以至于他伤残后不得不去机场乞讨。这让人想起老舍笔下的祥子:尽管他拼命地边跑边抗争,但总是逃不出刘四爷的掌心。固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下,他只能被动地接受刘四爷贪婪的盘剥。
——《南方都市报》
打击举报者就是鼓励犯罪。与其说我们是关注老王的命运,不如说是关注公正在秩序中有无失衡。那么,当正义需要更多“老王”站出来之时,“的哥老王”的遭遇,算不算是对正义的恐吓?
——《中国青年报》
应该有好的制度为举报人的生活“托底”。假如好人无好报,听任他们放下尊严沿街乞讨,这不仅寒了举报者的心,还会起坏的“示范”效应,今后谁还敢步其后尘,勇敢举报?
——《济南日报》
楼市回暖
房地产调控要坚持到底,最根本的还是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弥补房地产制度建设方面的欠账,以“制度调控”替代“政策调控”,最终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