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爱不哀

崔庙生2012-06-20 20:24

 

丧爱不哀
by崔庙生 
                               
 
张盈盈/著 鲁伊/译 中信出版社 2012年4月
      1989年,《芝加哥论坛报》,一名来自美国中西部的华裔女孩,女孩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父母是不同科学领域的专家,大学时她怀着写作梦想从计算机专业转到新闻专业,这次她希望通过四个月的实习,在这家报社获得一席之地。实习过程中,她和编辑发生过几次冲突,其中一次编辑要求她对一位意外死者的家属进行近乎骚扰的访问,她当众拒绝了。四个月实习期结束后,女孩没能如愿得到希望的工作,她回到校园,继续写作方面的进修。八年后,1997年,当年的华裔女孩出落成一位才华出众的美丽女性,她将在这年底出版自己的第二本著作,这本书将在1998年《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上停留10周之久,销售了近50万册,成为那年年度最畅销的图书,书的名字是《南京大屠杀》,作者是张纯如。 
张纯如真实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这段恐怖历史的种种细节,书中引用和发掘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详细资料和作者的一手采访,令这本书迅速地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张纯如的才华、关怀和美貌,让人们自然而然的对她寄予厚望,从此,她成了南京大屠杀史实真相在美国甚至国际社会的代言人。2004年,被诊断为躁郁症三个月后,张纯如留给家人一封打印的遗书,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这个世界留下一段美丽和令人疑惑的记忆。 
张盈盈女士用六年时间写作了这本关于女儿张纯如的传记和回忆录——《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该书简体中文版问世,张盈盈造访了中国大陆。接到采访张盈盈的工作后,我开始着手准备采访提纲。 
一位母亲写作一本关于女儿的书,所有能写的她都写下来了,没写出来的必是不欲告之于人——采访中,张盈盈说她是从父亲(纯如外祖父)写起的,但是美国出版商对于回忆录的字数有明确的限制,这一篇章最后只得删去。至于总能引起人们激烈讨论的南京大屠杀话题,这些年来我们讨论的也够多了。最重要的,我该如何和一位年过七十的母亲,谈起她优秀、美丽最终却开枪自杀的女儿。 
屠杀、死亡、血脉至亲是超越技巧和思考的。我握着几条最基本的问题完成了采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当我问道“你怎么看待自杀?有什么忠告可以提供?”时,张盈盈顿了一下,然后冷静而真实回答:“我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她说,纯如自杀后,她想了很久,至今没有答案。 
心理因素导致的自杀倾向,就像癌症一样是种无从治愈的疾病,可是发作起来却像脑出血,迅速而致命。八年前,张纯如突如其来的早逝,不可否认的,多多少少都和1937年至1938年发生在南京的那场屠杀有关。 
多年来,我们感谢张纯如当年愿意站出来寻求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正是在她的努力令拉贝日记(约翰?拉贝在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救助了大约25万中国平民,《拉贝日记》是他在这期间写下的,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现世。可是为什么是这名美国华裔女性独力承担起发掘这场残酷历史的责任。中国是一个如此热爱历史的国家和民族,我们有那么多历史爱好者、学者,从不缺乏民间历史学家;自上世纪30年代起,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在增减中的汉学家、东亚研究专家;二战中,跟中国站在同一战线,英美战争史学者。为什么是张纯如? 
在采访的中,张盈盈女士和张绍进先生分别谈到,在美国,二战中国战场的损失是没有人在乎的,只能依靠华人自己维护,虽然一直以来史维会都在进行这方面工作,但是日本人还是敢于在国际社会面前否认南京事件。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国家对另一国家赤裸裸的伤害和无视,杀戮是不容辩驳的事实,全世界的华人都是这场屠杀的共同受害者,因为羞辱。 
作为母亲,张盈盈明白放下丧失爱女的伤痛是更了不起的情感,她花费六年的心血写作《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一书,她的书会让历史更好的记住自己的女儿。她懂得用更高级的感情去弥补失去。 
经过了75年,中国人、日本人都没能从历史中解脱出来。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自己对于南京大屠杀的了解和情感。一直以来,我们要求的是道歉,还是报复。真正的谅解,不是利用别人曾经的错误和卑鄙证明自身今天的正确和高尚。中日两个国家间旷日持久却全无新意的拉锯,牺牲的是的是机会,消耗的是理性。 
>鉴于《The Rape of Nanking 》(即文中提到《南京大屠杀》一书)有众多译本,张盈盈建议中国大陆的读者可选择杨夏鸣教授的译本(《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张纯如/著,杨夏鸣/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8月)。 
>张盈盈在书中的结尾细致的记录了张纯如的病情发展过程,以及家人应付这一艰难处境时的做法。包括诊断结果、与医生的交流过程以及使用过的各种药物。后记中,张盈盈还列出了张纯如过世后的一些科学发现和参考文献,希望这本书可以提供一些有关精神疾病、相关疗法、药物选择和预警措施的信息。 

by崔庙生

 

 

作者: 张盈盈
译者: 鲁伊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2-4

 

 

1989年,《芝加哥论坛报》,一名来自美国中西部的华裔女孩,女孩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父母是不同科学领域的专家,大学时她怀着写作梦想从计算机专业转到新闻专业,这次她希望通过四个月的实习,在这家报社获得一席之地。实习过程中,她和编辑发生过几次冲突,其中一次编辑要求她对一位意外死者的家属进行近乎骚扰的访问,她当众拒绝了。四个月实习期结束后,女孩没能如愿得到希望的工作,她回到校园,继续写作方面的进修。八年后,1997年,当年的华裔女孩出落成一位才华出众的美丽女性,她将在这年底出版自己的第二本著作,这本书将在1998年《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上停留10周之久,销售了近50万册,成为那年年度最畅销的图书,书的名字是《南京大屠杀》,作者是张纯如。 

张纯如真实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这段恐怖历史的种种细节,书中引用和发掘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详细资料和作者的一手采访,令这本书迅速地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张纯如的才华、关怀和美貌,让人们自然而然的对她寄予厚望,从此,她成了南京大屠杀史实真相在美国甚至国际社会的代言人。2004年,被诊断为躁郁症三个月后,张纯如留给家人一封打印的遗书,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这个世界留下一段美丽和令人疑惑的记忆。 

张盈盈女士用六年时间写作了这本关于女儿张纯如的传记和回忆录——《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该书简体中文版问世,张盈盈造访了中国大陆。接到采访张盈盈的工作后,我开始着手准备采访提纲。 

一位母亲写作一本关于女儿的书,所有能写的她都写下来了,没写出来的必是不欲告之于人——采访中,张盈盈说她是从父亲(纯如外祖父)写起的,但是美国出版商对于回忆录的字数有明确的限制,这一篇章最后只得删去。至于总能引起人们激烈讨论的南京大屠杀话题,这些年来我们讨论的也够多了。最重要的,我该如何和一位年过七十的母亲,谈起她优秀、美丽最终却开枪自杀的女儿。 

屠杀、死亡、血脉至亲是超越技巧和思考的。我握着几条最基本的问题完成了采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当我问道“你怎么看待自杀?有什么忠告可以提供?”时,张盈盈顿了一下,然后冷静而真实回答:“我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她说,纯如自杀后,她想了很久,至今没有答案。 

心理因素导致的自杀倾向,就像癌症一样是种无从治愈的疾病,可是发作起来却像脑出血,迅速而致命。八年前,张纯如突如其来的早逝,不可否认的,多多少少都和1937年至1938年发生在南京的那场屠杀有关。 

多年来,我们感谢张纯如当年愿意站出来寻求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正是在她的努力令拉贝日记(约翰·拉贝在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救助了大约25万中国平民,《拉贝日记》是他在这期间写下的,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现世。可是为什么是这名美国华裔女性独力承担起发掘这场残酷历史的责任。中国是一个如此热爱历史的国家和民族,我们有那么多历史爱好者、学者,从不缺乏民间历史学家;自上世纪30年代起,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在增减中的汉学家、东亚研究专家;二战中,跟中国站在同一战线,英美战争史学者。为什么是张纯如? 

在采访的中,张盈盈女士和张绍进先生分别谈到,在美国,二战中国战场的损失是没有人在乎的,只能依靠华人自己维护,虽然一直以来史维会都在进行这方面工作,但是日本人还是敢于在国际社会面前否认南京事件。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国家对另一国家赤裸裸的伤害和无视,杀戮是不容辩驳的事实,全世界的华人都是这场屠杀的共同受害者,因为羞辱。 

作为母亲,张盈盈明白放下丧失爱女的伤痛是更了不起的情感,她花费六年的心血写作《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一书,她的书会让历史更好的记住自己的女儿。她懂得用更高级的感情去弥补失去。 

经过了75年,中国人、日本人都没能从历史中解脱出来。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自己对于南京大屠杀的了解和情感。一直以来,我们要求的是道歉,还是报复。真正的谅解,不是利用别人曾经的错误和卑鄙证明自身今天的正确和高尚。中日两个国家间旷日持久却全无新意的拉锯,牺牲的是的是机会,消耗的是理性。 

 

>鉴于《The Rape of Nanking 》(即文中提到《南京大屠杀》一书)有众多译本,张盈盈建议中国大陆的读者可选择杨夏鸣教授的译本(《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张纯如/著,杨夏鸣/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8月)。 

>张盈盈在书中的结尾细致的记录了张纯如的病情发展过程,以及家人应付这一艰难处境时的做法。包括诊断结果、与医生的交流过程以及使用过的各种药物。后记中,张盈盈还列出了张纯如过世后的一些科学发现和参考文献,希望这本书可以提供一些有关精神疾病、相关疗法、药物选择和预警措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