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小记之二】蒙古人的城市化
导语:随着电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蒙古人,逐渐认知了现代社会,蒙古的年轻一代,同样渴望享受现代文明,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来到城市是唯一的选择。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馥李 蒙古人,这个世代游牧的民族,正在现代化的冲刷之下,经历城市化的考验。在近十年,蒙古人渐渐向首都和其他城市集中。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正经历着巨大的历史嬗变。

城市病突出

首都乌兰巴托,在建设之初,由苏联老大哥操刀,城市设计的容量,是容纳三四十万人口。但现在,已经迅速膨胀到了130万人口,而且,这样的趋势还在加剧,整个乌兰巴托已经显得拥挤不堪。

人口增加,必然带来一系列城市病。乌兰巴托的人口规模,相比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似乎规模并不大,但问题却很突出。

比如,交通问题。蒙古国的交通,或许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城市主干道并不宽阔。同车道上,竟然同时跑着“左开”和“右开”(方向盘在车辆的右侧)的车辆。当然,红绿灯和相应的交通标线,是按照“左开”的模式来设置的。并且,除了乌兰巴托的核心区,设置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并不是很多。虽然乌兰巴托的城市规模并不大,堵车却很严重。

除了交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环境。围绕在城市周边的蒙古包,现在是城市最大的污染源。乌兰巴托还没有什么工业,谈不上工业污染。但在漫长的冬季中,取暖烧煤的污染,是个大问题。大多数居民,仍然燃烧原煤来取暖,而住在山坡地带上的牧民们,则更常用干透的牛粪做燃料。所以,每到冬季,乌兰巴托的城市上空飘散着浓重的煤烟味道。

到首都去

越来越多的蒙古人,赶着羊群,向首都进发。

蒙古国的法律规定,任何蒙古人,都可以自由迁徙,在城市周边,只要向所在地政府申请,就可以免费得到一块0.7公顷的土地,用来扎下蒙古包,容纳羊群。所以,涌向乌兰巴托的蒙古牧民们,丝毫不担心在首都没有容身之地。他们一路赶着羊群,向首都靠拢,在首都周围的山坡上,定居下来。

乌兰巴托位于群山环抱之中,被誉为母亲河的图拉河穿城而过。城市周边的山坡上,密密麻麻点缀着蒙古包,远远望去,宛如镶嵌在绿色锦缎上的白色银盘。盆地里的楼宇和山坡上的蒙古包相得益彰,构成了整个乌兰巴托的城市画卷。

为什么要到城市?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位长期研究蒙古畜牧业的专家告诉记者,随着电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蒙古人,逐渐认知了现代社会,蒙古的年轻一代,同样渴望享受现代文明,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来到城市是唯一的选择。蒙古国的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5岁,是一个年轻的国度。

在全国270多万人口中,有大约三四十万人前往本、韩国、中国等国家留学、工作,现在,蒙古的精英阶层,大多数都有国外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他们正深刻影响着整个蒙古的开放进程。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蒙古国国土的荒漠化也非常严重,很多草场的载畜量逐年上升,已经越来越不适宜游牧生活,无草可牧,有些牧民被迫进入城市。

城市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乌兰巴托的房地产业风生水起。

乌兰巴托的房子,房租非常昂贵,30平米左右的一个屋子,月租金要300到400美金,令人咋舌。在这里,对于普通的乌兰巴托市民来说,30平米左右的小户型,是主流的户型。一个客厅加一个卫生间,就跟国内宾馆的标间一样。从这里,还能窥见这个民族固有的风俗。不大的一块地方,既可以会客,也可以吃饭,当然也用来睡觉,就像蒙古包一样。其实,最早蒙古包没有床,一铺毡子就可以睡觉,三四口人就那么一间房子生活。

蒙古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两极分化很明显。对于大多数刚来到城市的牧民,买房子,同样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很多人最初的选择,都是现在首都周边,扎下一个蒙古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年轻的孩子们,更向往住在楼房里,有便捷的生活设施,能看电视,能上网,一些勤劳的蒙古人,在飞速的城市化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在各个国家的公司里打工,逐渐适应城市生活,成为蒙古的中产阶层。但另外一些人,则被城市边缘化,他们来到了城市,却并不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常常为生计而发愁。

循着缓慢的节奏,越来越多的牧民,终将成为市民,这个过程,或许要一代人来完成。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