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应给文化留点白
导语:这留给地方政府决策者一个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商业和文化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韩雨亭 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在杭州灵隐寺的商业区开店。

消息一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与五年前星巴克在故宫开分店时几乎一样,埋怨、嘲讽、喟叹、互掐、澄清……群情激昂,各种声音,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事后杭州市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星巴克只是游客服务区,属于景区外的配套设施,符合其商业业态规划,星巴克工作人员也澄清,“从整个灵隐景区看,星巴克位置比较偏,并非游客的必经之路。”星巴克只是为了宣传效果和扩大知名度,在微博宣传时使用了“灵隐寺店”,故而引发这场风波。

不过,这些说明和澄清与狂轰滥炸式的批评声比起来,显得那么微弱无力。其实,这些批评声值得相关政府决策和管理者们倾听,这些看似武断的声音背后,传递的是中国民众精神文化上的焦虑和不安。

每个文化追求都有自身的载体,中国文化隐匿在中国传统的建筑、绘画、文学和音乐这些载体上,深山幽谷中的寺庙、诗人的感悟、画家的挥毫和音乐家的旋律,神秘、玄妙、空灵、和谐……

而密密扎扎的店铺,让这些名山古刹、佛门净地,变身为商业的载体,甚至寺院或者古迹的名字可以命名一个商圈,这些本应能够让到访者身心安宁之所,自己却未能成功“遁入空门”,依然行走在红尘。

放眼望去,佛教名寺被卷入“红尘”的岂止灵隐寺?少林寺产业已成规模,普陀山正计划上市,广济寺、灵光寺、雍和宫、法源寺、白塔寺,承德的普宁寺、小布达拉等等,均已成当地旅游财政的支柱。

改革开放后,中国不断接受商业化的“洗礼”,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本也无可厚非,几乎所有的宗教场所、名人故居、名山古刹,都变成了发展旅游产业的经济性资源。

在地方旅游财政和政绩观的动力下,政府与寺院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都在想着如何与现代商业和资本结盟。前段时间,中国佛教协会新闻发言人普正法师也坦言,国内佛教名山上市计划是把佛教的产物纳入商业运作,是“绑架佛教的价值观”。“早已混搭,何必装纯”?这句戏谑之语道出了中国名山名寺的一个现实。文化场所、宗教场所,已然成为商业化场所。过度的商业化,已经侵蚀和伤害到宗教和文化,长远来看,对旅游产业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虽然说这次风波算是误伤了星巴克,我们也提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众要用更加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商业行为。但这也留给地方政府决策者一个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商业和文化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外国经验值得借鉴,以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为例,在韩国的“故宫”景福宫,当地政府规定任何破坏传统文化气氛的饮食店都不能在宫殿区内申请开张,仅在门口设有饮料自动售卖机;日本对古迹保护显得更为保守,如擅自引入现代设备和产业,文化古迹可能遭到“降级处理”。

此次事件或也给企业一个警示,在文化和宗教面前,要保持克制和尊重,莽撞地闯入人们心中的净土,对自身品牌也会是一种损害。

我们应当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保持敬意,也应该让商业给文化留一点儿白。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