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谈末日
导语:在一个平原上你走着走着突然遇到一堵墙,这堵墙上无限高下无限深,向左向右都无限长,这就是末日。

1

《忧郁症》剧照

经济观察报 李黎/文 你曾经相信过世界末日吗?在玛雅人预言的“末日”来临之前,让我们最后谈论一次它。

中国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说,这就像一场只过一次的节日或者是行为艺术,人们在没有恐惧的情况下体验末日即将到来的感觉,终究是件有意思的事。

也许在人们安然度过12月21日后,末日说将会远离。但刘慈欣却不这么看,他是相信末日的,但他的“末日”概念和12月21日完全没有任何关联,而是另一个层次上的概念。“首先我并不相信2012年的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因为预测人是玛雅人。”他在电话那头笑了笑,“玛雅人连轮子都没发明出来,没有轮子没有车,他们所有的运输都是人拉肩扛,拿牲口驮,对于文明发展到这样程度的一个民族能预测出世界末日来,我还挺好奇的。但是作为写科幻的人,我对末日的概念还是很敏感。”

每一种末日

万物终有终结之日。末日并不全然是一个科学概念,其概念最早不是由科学提出的,而是由宗教提出来的,如审判日等等。科学是在很晚的时候才开始注意到末日的概念,包括宇宙和人类的末日。刘慈欣说:“末日的含义有很多种,从低层次到高层次。最低层次是个人的末日,这当然谁都会有,人的生命总会终结。高一点的话是一个国家的末日,再高一点是一个民族的末日,然后是整个人类的末日,再往上是太阳系的末日,以至整个宇宙的末日。这不同层

次的末日,这所有的末日除了宇宙的末日科学还没有办法定论宇宙是否有终点,时间空间是否有终点,这个还没办法定论,其他的东西肯定都有末日的,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万事都有终结,地球的整个生态和生命体是低墒的耗散系统,就像时间长河中的漩涡或者波峰,总会有消失的那天,只不过说地球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态系统寿命相比很长,让我们以为它好像是无限的,其实它肯定是有寿命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整个与我们相关的世界,包括地球和人类有末日的一天,当然人类想让自己的末日向后延伸的话可以做很多事情,最合理的事情就是飞出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寻找新的家园。但是很遗憾目前为止人类并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只是一种内向的生活方式,缺少进取心的生活方式,靠着环保和节能减排在很小的空间生存,如果这种生活哲学延续下去的话,我觉得末日真的不太遥远。”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

如果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航海时代由探索新世界的野心而构筑,那么科幻界所说的“第二次大航海时代”,这次空间的概念从世界的航海版图上,衍生到了地球之外。有没有科学家研究外星移民的事情呢?刘慈欣说:“这不是科学家的事。当然恒星移民还很遥远,但是探索太阳系的技术我们已经有了,我们60年代人类就能登上月球了,为什么现在连月球都去不了?现在惨到什么程度了?美国人连把人类送上太空的能力都没有了,他去国际空间站只能租俄罗斯的飞船,这能是科学家的问题吗?表面看是政府的问题,其实是整个人类的一个精神状态,政治家和政府依照大众的世界观来行事的,这表现了大多数民众窝在地球这个安乐窝里不思进取的世界观,是很宅的世界观。”

而且环保也不是长久之计?“从长远来看,环保只是权宜之计。地球生物圈其实是一个耗散系统,像一个生命体一样是有寿命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剧烈的变化,举例来说,仅仅在两万年前现在的海平面比现在要低120米,如果现在的海平面升高10米的话,大部分的沿海城市都要被淹没,这两万年海平面升高了120米,这种剧烈的变化谁知道未来一万年还会不会发生,最近的一次地球的一次小冰期离现在仅仅有一万年的时间,那个时代整个欧洲都是被大冰盖覆盖的,如果这个时代再次到来的话,全球的农业系统都将全面崩溃,所以说这种巨大的变化与环保无关,而且一旦到来凭着环保是杯水车薪的,但是人类现在对地球生物圈的剧烈变化一点危机感都没有。”“向外星移民这种想法,自从科学诞生起就不停地在说,已经是人类对未来梦幻中的一部分,不断地被提出来。在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和普通民众的梦想中,甚至连欧洲的大航海运动是寻找外星活动的地球版本,以后寻找外星可能是第二次大航海时代。当然外星移民的目的就像大航海的目的一样并不像我们想的崇高,都是为了钱嘛,但这个无关紧要,将来外星开拓要是发动起来的话也是根植于经济利益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目标,现在之所以太空开拓不能变为现实,就是经济利益不足。”

大灾难不是末日

在末日论中,常常有造物主需要对这个世界重新洗牌的说法。这种说法与其是像在描述苍穹之上的神灵对人类世界的一种失望,倒不如说是人类对自身现状的一种不满和失望。当然,让理性派来谈论这个话题,终究会走到一个绝对理性的结论。刘慈欣说他个人是一个无神论者,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所以只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谈这件事情。“之所以叫末日,末日是有定义的,末日是整个世界的尽头,人都死了,没有一个活下来的,这叫做末日。末日论里常常提到的造物主对世界的重新洗牌也好,重新组合也好,那不叫末日,那叫大灾难。大灾难人类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过,中世纪的黑死病让三分之一的欧洲人丧生,但依然只是大灾难不是末日。真正的末日我们到现在没有遇到过,真正末日到来不可能出现重新洗牌和重新拯救。有一个形容来形容末日,在一个平原上你走着走着突然遇到一堵墙,这堵墙上无限高下无限深,向左向右都无限长,这就是末日。”

那么在末日之前,很多人也曾因为这个预言进行过哪怕是肤浅的回顾和自我探讨,这样来看也许末日说也有它的意义。刘慈欣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意义。“但是依照人类在5000年历史表现出来的本性,等到真正末日到来的时候,不但不会坐下来审视过去,反而变得更加疯狂和神经质,这是很容易预测的,所以整个末日到来的那天就是人类社会失去理智的那一天。你说的审视和回顾,除了个别人,作为整个人类的群体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假如真的有准确的预言有末日,人类失去理智变得不可控制根本不用等到末日到来的那一天,提前50年这种现象就会开始出现,什么都不顾了。”

最后我们聊起了末日题材的电影和文学作品。刘慈欣立即举了他最近最感兴趣的《少年派》,“这部电影并没有谈及大灾难,但是如果把他坐的那个小船作为人类世界的象征,它确实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末日电影,很好地诠释了各种环境下有各种环境下的道德。这个电影对末日的表现比《2012》要深刻。相比之下,《2012》很虚假而且肤浅。而另一部你刚才提过的《忧郁症》,它探讨末日在人们心理上的特征。拉斯冯提尔从科幻角度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主人公很早得了抑郁症是因为他很早就预测到末日的到来,但是当末日真正到来的时候他表现得很冷静。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应该时时思考末日的问题,通过文学思考和思想实验做好对超级灾难的准备,等灾难到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这样疯狂了。我很喜欢这部片子,它对末日描写出了无限的诗意。”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