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谁来承担“非法收养”之责
导语:袁厉害“非法收养” 山西苯胺泄漏瞒报

 

袁厉害“非法收养”

背景:1月4日,河南省兰考县城关镇一居民楼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名孩童死亡。事发场所为一居民家庭,火灾中死伤的孩童是袁厉害收养的弃婴和孤儿。

真的想减少这种悲剧的发生,说到根本还是让社会慈善从政府的那种事必审批的状态下脱离出来,财政拨款的官方慈善,也要由民间机构来实际操作,政府做的事就是掏钱、监督,其他用不着他们操心。

                                                               ——《经济观察网》

儿童福利首先应该体现为政府责任。像袁厉害那样,众多民间爱心人士的救助努力,只能是对政府责任出现缺位时的一种补充。这种社会化救助不应该、也不能成为儿童福利的主渠道。

                                                               ——《新京报》

试问,袁厉害持续“违法”长达23年,有关部门在哪里?如果不是她,那些弃婴的命运会是如何?袁厉害的存在,只能说明当地政府在孤儿收养方面是失职的。

                                                               ——《北京青年报》

一老妪以一己之力,担起地方儿童福利救济保障不力之责。兰考弃婴要送开封福利院,只有公安出具证明,民政出具手续,福利院才肯接人。希望这把火,能烧醒装睡的人和制度,让收养孤儿弃儿不再难如登天。

                                                               ——《华西都市报》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弃婴和孤儿,都存在收养和救助的社会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政府部门应承担首要责任。某种程度上说,人民之所以需要政府,纳税养着政府官员,就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

                                                               ——《燕赵都市报》

现行的儿童福利和收养体制都还没有摆脱对人口严格管控的思路习惯。儿童有权利得到特殊的照顾,当他们不幸失去血亲家庭的关爱时,不能同时失去作为祖国花朵 的资格。

                                                               ——《长江日报》

“默许”与“放手”的背后,是对政策上一些有风险“灰色地带”的放任,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相关部门法律意识的淡薄。不能因为是“爱心行为”,就逃脱了法律的规范。

                                                               ——《人民日报》

微声音

@清醒中漫游:面对一个孤残儿童,敢说“我养”的人,何止是有爱心与勇敢能形容。这位母亲的爱心比红会红一万倍。

@瓶子的莫斯奇诺:政府要撇清自己的责任,袁阿姨就要背黑锅〜〜在中国,善心得不到发扬,所以没人敢扶跌倒老人,没人感救被碾小孩。

@11Dove:没出问题,就说她是天使,一出问题,就把人说得一文不值。私营孤儿院本来就该得到民政部门的扶持,他们是在帮民政部门分担责任,这份责任本来该由有关部门独立承担

@胡雯Amy: 其实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和国民对待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心态足以体现这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至此想起有那么一群人毫不间断的致力于民间福利院,致敬!

 

山西苯胺泄漏瞒报

背景:1月5日下午,河北邯郸市区突发大面积停水。停水的原因,原来是邯郸接山西省有关部门通报,漳河上游浊漳河山西境内发生了事故性污染物排放。而这起苯胺泄漏事故,发生在2012年12月31日。

对于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信息报告,国家有非常明确的制度。长治方面即便在初报环节存在定性不清的问题,那么,公众实在不理解,长治难道用了5天时间才查清基本情况?

                                                               ——《新京报》

山西的隧道爆炸、苯胺泄漏两起严重的瞒报案接连发生,其中相关企业负责人、官员公然在以身试法。我们期待以这两案为标杆,确立一个鲜明的判例:瞒报就是犯罪,涉嫌瞒报的官员必须受到法律追究,不能撤职换人了事。

                                                               ——《东方早报》

涉嫌“迟报”的5天,也正是苯胺超标最严重的时间,沿线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防线几近失守,居民身体状况尚待医学检查,谁又该为这可能还将更严重的后果承担责任?

                                                               ——《南方都市报》

迟报、瞒报的背后,乃是置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于不顾,这涉及的是官员的宗旨与党性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如果在根本性问题上都放纵,还怎么指望官员尽心竭力为民服务?如果无论是谁,涉及到什么人,都一视同仁,一律重惩,看谁还敢如此蝇营狗苟?

                                                               ——《京华时报》

如何让环境不成为更继续的沦陷,如何不让污染总在身边悄无声息地发生,而我们总是那个后知后觉的人?它无疑需要一种切实、有约束力的环保问责制度,它无疑需要更深刻的制度救赎。这是长治苯胺泄漏事件后必须被继续追问的困境。

                                                               ——《华商报》

微声音

@薛蛮子: 这种特大饮水安全事故五天不报,给下游百万人民不预警,失去防范良机,瞒报就是犯罪!污染更是犯罪!明知污染还不治理是最大的犯罪!为了子孙后代安全必须治理环境污染!

@连鹏:山西为什么五天后才报?谁在隐瞒?必须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和瞒报者的责任。化工厂为什么在水源边上?有没有严格监管?

@环保董良杰:苯胺泄漏瞒报5天时间,下游城市错失最佳应对时间,也会导致社会大乱的。不可容忍,坚决问责!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