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足球还给市场
导语:让真正懂市场的人来搞足球,让希望从足球发展中获得长远利益的公司来搞足球。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张邦松 请贝克汉姆代言果然扩大了中超联赛的国际影响力。BBC对这一事件迅速做出评价,他们认为贝帅相当于在“为污水处理厂代言”,也有人说这相当于乔布斯代言中国的山寨机。中国足球要为自己过去种种不堪买单,接受类似评论就是其中一部分。此次贝克汉姆代言,中超公司称自己“不用花钱”,颇有自得的意味,但这其中有多少商业利益的流转腾挪却不是局外人能看清的。但不管怎样,贝克汉姆是当之无愧的足坛正能量,他那张英俊的脸无疑是能为中国联赛加分的。知道要脸面了,这就是中国足球的一大进步。网上有个段子:如果把周鸿祎放到金融,地产,矿业……N多行业去,应该用什么来形容?答:宅心仁厚。发挥一下,如果放在足球圈,或许可以用“冰清玉洁”。这就是中国足球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

在一轮暴风骤雨式的打假之后,中国足球出现了复苏的迹象。本赛季中超首轮8场比赛,场均上座人数接近2.19万人,创下中超十年最高纪录。新赛季中超公司的市场经营收入有望历史性突破两亿元,如果算上各个俱乐部的经营收益,中超联赛整体收益将超过8亿元。

据说这已经是个不小的进步。但8亿是什么概念?刚刚下线的《西游》票房定格在12.3亿人民币,几百名球员,16家俱乐部忙活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部电影。中国足球的差距可见一斑。但这种差距同样也是想象空间,让我们看到这个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

这个潜力的挖掘应该是由中超公司来完成的,这个中国足协和16家俱乐部合资组成的股份公司承担着将中国足球市场化的使命。但作为一家中国足协绝对控股的公司,中超公司在气质上和行事逻辑上与其大股东基本一脉相承。作为一个成立8年的公司,除了抓了两个董事长、换了四茬首席执行官,抓了若干黑哨、球员外,并没有在其真正应该大展拳脚的足球市场掀起什么风浪。当仅比它早一年成立的京东商城已经朝着1000亿的目标迈进时,中超公司大概连市场的门还没摸着。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比较是不公平的,中国足球泥足深陷已久,非朝夕之工可以改变。但即便垄断地位能给中超公司换来更充裕的发展时间,那么8年时间至少也应该让人看到这家公司市场化的轮廓吧?它的战略是什么、远景又如何,以什么样的文化和执行力在推动公司前进?这些问题的答案依然一片模糊。

缺乏了这些作为公司必须具备的要素,中超公司虽然披上了市场化的外衣,但本质上依然是一个行政机构的变体。它没有像苹果和谷歌一样,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去营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也缺少为长远发展放弃眼前利益的战略眼光,更没有一个理解市场的卓越领导者来为公司指明方向。

当恒大俱乐部凭借资本的力量异军突起,成为中国足球最具象征意义的品牌时,足球评论员黄健翔曾表达过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足协请个会计师事务所盘点一下资产总值,把自己卖给真有心搞足球的民企富豪,让商人去搞,肯定比足协自己搞的好多了。这或许有点调侃的意味,但其中表达的意思却切中要害——让真正懂市场的人来搞足球,让希望从足球发展中获得长远利益的公司来搞足球。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