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误解与现实
导语:在法国,影响力政策在很多关键时期都构成了外交计划,而且意义在不断演进。

经济观察网 米歇尔·傅谢/文   非常感谢大家,我们用一些概念,大家知道错误命名的话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痛苦。我们首先要减少命名上的错误。我会参照2011年3月《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讲的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以及软实力的问题,是一位中国的教授写的。这篇文章里面对于法国的软实力做了一次综合性的描述和讨论。

法国在很多方面都是做了非常了不起的创新的工作,比如说世界博览会,比如说巴斯德学院。在这里具有标志性的一个事件是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这当然是在建筑上的一次创举,也是法国文化、法国旅游经济当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

这给予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示范作用。今天中国推出了孔子学院,承载着把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向国外进行推广的历史使命,因此,我觉得这个用来作为我的引言应该是不错的。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影响力,就是在法国我们怎么去看待和分析影响力这个词。我们不喜欢软实力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是没有办法翻译成法语。因为软实力翻译成法语的意思是俄罗斯很软很温柔的实力,和我们理解的软实力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句话在法文里面没有任何意义。这些词在人们使用的时候忘记了每个词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使命。欧洲现在是处于一个过渡时期,从具有实力的地区变为具有影响力的地区。中国正好不一样,中国会把软实力看成是对于所谓硬实力的补充。欧洲的过渡一般认为是从戴高乐将军去世的时候开始的。

我现在想说得更具体一点,影响力这个词的意义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的。影响力这个词比英语中的软实力这个词存在时间要长得多,影响力这个词在19世纪末的时候在欧洲是一个地缘上的,更富有地缘意义的一个词。当时所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殖民时代,各欧洲国家在世界其他部分所拥有的影响力。比如说在非洲, 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时候,希望对非洲的各国拥有影响力;在中东也是一样的,这些国家实行托管政策的时候,也是各欧洲国家希望拥有自己的影响力。发现新大陆之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世界进行了分割,希望自己能够施展自己的影响力。19世纪末的时候这个词在被纳入到国际法的范畴里面,用来指两个国家之间在竞争关系里面,各自的所谓对某些地方的影响力,这里面不牵扯到竞争关系。

    1919年一战以后,在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签署的条约里面,各国认为现在应该采用一个新的说法,也就是说大家不应该说竞争,而是说各国之间到底怎样更好地相处。当时美国一直在实施这种政策。

    第二,还是法国的例子。在19世纪末的时候,法国是欧洲中惟一一个共和国。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了,当时要面对很多的挑战,有旁边国家的挑战,还有一些新兴国家,比如英美。当时法国有一种反应,大约一八八几年的时候,出现了一种思潮,这个思潮是希望把法国的文化推向政治舞台的前端。法国的文化,尤其是希望把法国语言做更大的推广,使法语文化不仅影响拉丁语的国家,而且是更广的地域。1883年的时候,法国的一位外交家保罗·康本,以及法国文化界的一些重要人物,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1883年成立了法语联盟。今天中国的孔子学院从法国的法语联盟得到了不少的启示。大家知道在后来的历史发展当中,东南亚的国家非常开放地使用法国的影响力这个词。我给大家看一个地图更好的理解法国文化的影响。

    第三个例子,我们随着历史继续前进,法国在二战时期进入了非常危机的时期。法国被德国占领了,抗战政府转移到英国,戴高乐将军在战争期间发表了一次演说,演说的内容是关于庆祝法语联盟50周年。在这次演讲当中他再次提到了法国影响力的重要性。而且在这个法国影响力里面,尤其是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他说不仅要有高见,而且也要有法国的思想,所以再一次我们可以看到,在危机出现的时候,一旦法国的实力,或者是某些方面的竞争力削弱的时候,法国的文化就会被作为一种竞争的王牌打出来。

    1957年罗马条约,虽然说罗马条约是经济上的行为,但是大家也普遍认为当时有必要进行这种文化上的,以及影响力上的联盟。这样法国能够在欧洲的后来的建设当中,不停的作出贡献,并且实施它的影响力。之后法国的各届总统,以及各届外交人员不停的为法国的影响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通过罗马条约,以及其他的多边外交的政策当中,法国作出了非常好的典范,与美国的单边外交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在人们的心中法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形象,是一个欧洲的经济强国,但同时又有着全世界范围的影响能力。什么是影响力呢?影响力就是一个国家的现代的和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力量的综合,最重要的特点是非物质的。这样跟硬实力做区别。我知道在2013年,在香港的一次演说中又一次提到法国影响力这个词。在法国历史当中每一次法国的影响力被提出来,总是与过渡时期,危机时期相关联的,似乎是经济和硬实力出现问题的时候,要找另外一个支柱。我想强调的是,当我们说影响,或者软实力的时候,我们应该非常强调的,很注重的是历史背景。

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包括文化等这个国家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这不仅是政治层面,国家层面应该做出的,更多的是社会应该做出贡献的领域。整个社会应该参与进来的。在法国的影响力里面我们当然知道其实法国文化界的人是带来巨大贡献的,法国的文人、思想家,构成了法国影响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来看一组图,数据虽然不是很多,有两三亿人讲法语,和讲中文的人比起来是非常少的,这很大一部分是在非洲。现在有法语国家组织,秘书长是以前的塞内加尔的总统迪乌夫。我们不应该忽视这部分,这是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推广语言,让我们彼此在不同的法语空间中进行交流。

第二副图看一下法国文化中心在世界的分布情况,大家知道法语联盟学校有一千多家分布在全球,而法国文化中心大概是110个。也就是说法国也借鉴歌德学院的做法,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个作用。这一点我们与美国不一样,没有美国文化中心的存在,但是美国的影响非常的重要,是另外的一种模式。

第三个元素给大家看的是我非常关注的一点,也就是法国建筑师。法国建筑事务所在全球的影响。法国建筑事务所在全球有70多个建筑项目,18个项目在中国。可以说法国的城市设计的经验在全球发挥影响力,尤其是现在我们非常关注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不断的优化建筑。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元素。国土整治的政策在法国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促进地方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可以看出他们的这种活动在你们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影响。

给大家看一点我非常重视的东西,法国在卫生建设方面的作用,其他国家当然也发挥了很多的作用。巴斯德研究所2004年在上海创建了一个国际的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紧密合作,建立合作的典范,涉及的领域不是说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但是涉及到公共健康双边关注的利益点。巴斯德研究所是一个国家的行动者,很长时间以来都在发挥它的影响力,我给大家举了这些形式至少可以展示法国 在其他地方在国际层面的存在,有些东西可能大家了解不是太多,尤其是某些专家大家不一定知道他们的名字。大家认为法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具有生活艺术的国家,有埃菲尔铁塔,有时尚,但法国形象不仅是这些表层的东西,不仅是浪漫主义存在的地方。

再说说美国的情况。美国是被吸引绝对的参照,确实是这样的。但是,软实力这个词我还要强调的是在法语当中我们很难翻译这样一个词,这个词带来了一些 翻译的问题,诠释的问题。约瑟夫·奈发明了这样一个说法,非常感谢他,他那会儿是国防副秘书长,我们必须考虑到奈当时的语境。软实力是与硬实力相对应的,就是说软实力要通过其他的非军事的手段来达到特别的目的。当然我们不能将软实力与硬实力区分开来,这里面关键词不是软,而是实力。

大家必须要注意我们在翻译这个概念的时候的一些做法,我是作为一个观察者来做评价的。还有一些其他的词,命令式的实力,同化性实力,不能说我比你强要征服你,而要是说服你,当然这不仅限于美国。在美国,尤其是克林顿时期,我们做了一个总结,说巧实力,对法语来说是非常奇怪的,我们不理解想讲什么东西,我自己都不特别的明白,但是这个说法非常的漂亮,听起来非常的好听,但在法语中也很难翻译。

1943年的时候,戴高乐将和平与法国的影响力连接起来了,在美国方面也就是说我们在软实力方面要更多的调动非实质性的,非物质化的资源,尤其是思想、标准、观念、视野、吸引力等。因此,我们要让别人来接近我们的立场,但是要花费很少的代价。软实力这样的概念在当时可能还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到了奥巴马时代,它的重要性进一步彰显了。因为奥巴马时期发现共和党已经让美国的形象衰减了,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时期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奥巴马他自己用了灾难性的这样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场战争。法国没有参与这个行动,奥巴马总统执政了,但是美国形象非常的糟糕,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寻找约瑟夫·奈的说法了,我们开始运用这样的思想观念重新提出优化美国形象的战略。这一切都通过了一切的创举,一些创新,一些演讲, 尤其是总统的一些重要演讲,在非洲,在开罗,谈到了非洲的发展,与穆斯林的关系等。而且克林顿·希拉里在他的任期内,参与了很多的论坛,尤其是谈到了妇女的地位,社交网站的作用等等。这也有语境,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美国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在什么地方呢?是包括通讯集团,还有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大学实验室,智库等,也就是说这些东西有一种独特的组合来提升这种吸引力,像大学、智库、实验室、研究所。同时,也不要忘记除了这种公立的做法,还有私立民间的做法。美国的实力本身也是影响力传播的媒介,因为在国际层面发挥着重要性,我们尤其是在联合国安理会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作用。

我们可以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呢?第一,现在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真正的实施影响力战略,比如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是一些移民国家,他们是靠移民来提升国家形象。在欧洲和英国,不仅是语言,还有俱乐部政策、精英,所有的一切都构成了英国的形象。德国有它的形象,它的创新,还有法国、日本、韩国,也包括中国。国家并不太多,能够真正实施影响力和软实力战略的国家比较少。

交流的空间现在非常多元化的,我们可以讨论实力与影响。影响可以代替实力吗?我觉得可能,影响是实力的一种形式,在国际关系当中实力观念并没有死亡。实力还是非常准确的一个概念,在国防白皮书当中实力被提到的次数还是非常多的。

还有一点我们没有时间谈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是形象的问题。一个国家形象的问题,一个国家形象在国外的问题,比如说法国的形象在中国与在越南,在阿尔及利亚都是不一样的。法国没有变,但在与某一个国家独特结合起来的时候 又不一样了。我们是否有一种对话的政策应该考虑到每个国家对这个形象的接受情况,对中国来说,比如说有一种又远又近的效果,历史的契合感等等。在印度,大家说的法国是非常远的,每一个地方强调的形象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进一步的促进每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

    我不认为影响力应该受限于文化场,说到底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在于能够去影响别人,也就是说让别人接近自己的观念,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是互动的。 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也能够倾听别国,接受别人的意见,就是说彼此有一种交流互动。法国的思想不仅包括哲学,还有社会学、地理学、展望学等等。我们在 2013年的影响力在于是否能够让别人对于我们的观念感兴趣,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这样既可以提升我们本国的文化,同时可以向其他文化开放。我们可以走进中国哲学,促进全球文化的发展。谢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简介:米歇尔·傅谢( Michel Foucher),地理学家,外交官。巴黎高师教授,应用地缘政治讲席教授(巴黎,世界研究学院),国防高等研究学院学习、培训和研究主任。曾担任外交部分析与预测中心主任;法国大使。近作:《地图之战,世界观批评分析》,英法电子互动第三版,Itunes/Ipad,弗朗索瓦·布兰出版社,巴黎,2012年10月。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