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安全
导语:他们同样需要精神的抚慰,他们也需要认识“世界”,他们的“世界”不应该仅仅只是衣食无忧。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刘金松 海南万宁“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尚未有处理结果,多地又相继爆出女童受猥亵、性侵案件。

除已经被媒体曝光的极端案例外,在为数众多的留守儿童身上,还有多少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伤害,目前还是未知数。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高达46.8%,高于非留守儿童13个百分点,几乎每两个留守孩子中就有一名遭受过或正在遭受意外伤害。

同这些显性的伤害相比,留守儿童更面临感情缺失,这种缺失的影响更容易被忽视。这些孩子远离父母,大多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甚至是无人监护。他们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父母的养育,而祖父母又极可能缺乏养育的精力和能力,他们更像是在情感的荒漠上野蛮生长。

这种亲情和关怀的缺失,已严重地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14%,留守儿童犯罪率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

更为严峻的挑战是,留守儿童群体还在呈不断扩大之势。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万,占全国儿童数量的21.88%,比五年前增加了近300万人。如何让这占全国儿童数量超过五分之一的孩子更健康的成长,不仅是对弱势群体应有之关爱,更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安全的校车、免费的午餐之外,社会更应该给予他们心灵的关照和精神的滋养,我们在帮助孩子们吃饱穿暖的时候,不应该忘了他们同样需要精神的抚慰,不应该忘了他们也需要认识“世界”,他们的“世界”不应该仅仅只是衣食无忧。

已有民间机构在努力做出尝试。一项名为“上学路上”的公益项目,正在邀请各界名人和志愿者来讲读好故事、灌进MP3送给孩子,这项带有人文情怀的公益项目,希望通过“伴读”弥补一些留守儿童不能听父母讲故事的遗憾,使他们能通过这些故事得到一些乐趣甚至启发。

然而,面对超过6000万的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群体,一个机构或者组织的力量是那么微弱,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需要整个社会行动起来。

当然,若要彻底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则需制度的系统改良,比如推进义务教育的公平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落后的户籍制度等等。

但现实中,这些改革仍步履蹒跚,那么此时,我们可以做什么?

至少应该坚守“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的底线,并在乡村学校的教育中,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学习、心理和生活等问题的政策,不要让《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强调的“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仅仅是一个梦想。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