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何去何从?
导语:他不会去古巴,不会去政局不稳的委内瑞拉,也不会去被西方体系认定的“专制国家”白俄罗斯。

经济观察网 陶短房/文 月23日,“棱镜门”主角斯诺登在事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登上俄罗斯航空公司SU123航班,从香港飞往莫斯科。

由于路透社和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引用航空公司内线消息,称斯诺登已预订了6月24日自莫斯科飞往古巴首都哈瓦那的SU150航班机票,将取道古巴,飞往“最终庇护地”——委内瑞拉,因此国际传媒一开始大多聚焦古巴和委内瑞拉这两个可能的目的地。然而6月24日出现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的两辆厄瓜多尔大使馆车辆,和随后传出的“斯诺登已向厄瓜多尔申请政治庇护”的消息,让“终点委内瑞拉说”迅速成为明日黄花,随即,飞往哈瓦那的SU150只见空座不见斯诺登,成了让人忍俊不止的“记者专机”,更让人们对他的去向摸不清头脑。

6月25日传出的消息更加莫衷一是:有人援引维基泄密创始人阿桑奇的话称,厄瓜多尔方面早已向斯诺登签发了难民身份证明,这令后者在其美国护照被吊销的情况下,仍可以进行国际旅行;更有人言之凿凿称,白俄罗斯可能向他提供政治庇护,斯诺登最终可能前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寻求栖身之地。

斯诺登真的要去白俄罗斯么?

如今回顾其6月23日至今的一系列言行轨迹不难看出内在的逻辑性:6月23日匆匆离开香港,是因为获悉美国开始启动法律诉讼程序,并正着手向香港方面施压引渡,更因为担心美国吊销其护照,令其再无腾挪余地;取道莫斯科,是因为俄罗斯早先曾对其释放出善意,且在斯诺登及其幕后团队看来,俄是可以顶住美国施压的国家之一,从那里中转,可尽量避开美国“眼线”的跟踪;购买联程中转机票,是为了合理合法地进入机场中转区,并在那里“安营扎寨”,躲避媒体和美国耳目的骚扰追踪;不断释放似是而非的路线、目的地、中转地信息,则是为了混淆美国当局和各国媒体的视听,从而增加自己的安全系数。

厄瓜多尔政府官员在“棱镜门”曝光之初,曾表示过愿意给予斯诺登政治庇护,尽管外交部长里卡多.帕蒂尼奥在斯诺登抵达莫斯科后口风谨慎,仅证实斯诺登确曾提出政治庇护申请,称将“认真研究”,并未正式已提供庇护,但厄瓜多尔无疑是斯诺登愿意去、也很可能被允许去的少数目的地之一。

然而去厄瓜多尔并不容易:莫斯科离厄瓜多尔山遥水远,陆路不通;为策安全,斯诺登恐只敢乘坐俄航班机,而俄航在拉美地区的直达航线寥寥无几,且均需接近、甚至穿越美国领空,以美国的强势,被拦截的概率不能说没有,即便要去,也必须掩人耳目,以策万全。

“白俄罗斯说”很可能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放出的烟幕弹。

白俄罗斯和西方关系向来不睦(甚至比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还要糟糕得多),对西方压力也素不买账,斯诺登去那里,人身安全可保无虞;白俄罗斯是前苏联国家,和俄罗斯疆壤相接,山水相连,空中、陆路交通便利且安全,更重要的是,由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有特殊关系,两国间航班十分密集,媒体或“眼线”很难布网布控,斯诺登及其团队可从容“隐身”,待机而动,既可以明明已去明斯克,却声称仍在莫斯科,也可以明明仍在莫斯科,却声称早已抵达明斯克。

但白俄罗斯虽然既安全又容易前往,却并非斯诺登理想的栖身之所。

斯诺登最初选择的爆料合作媒体,是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卫报》更是他接触最多、独家爆料最密集的国际传媒;他唯一公开表示愿意寻求庇护的地方,是北欧国家冰岛;在不多的几次媒体亮相中,他一直指责美国政府“侵犯隐私”、“损害信息自由”,并宣传自己“相信民主与法制”,一再否认自己被中国、俄罗斯等所收买。不难看出,虽然思维不乏混乱之处,但斯诺登大抵属于西方中左自由派“文青”,选择以福利国家著称的冰岛,和虽属左翼、却被西方体系勉强算作“民主国家”范畴的厄瓜多尔,对他而言并不难,而古巴是“西方外交孤儿”,白俄罗斯更被称作“欧洲最后一个独裁国家”,除非山穷水尽,他如何会选择这样的地方?

斯诺登并非真正的职业间谍,心理素质并不佳,从几次媒体亮相看,他情绪容易激动,且很敏感、很害怕,更憧憬“成名成家”、“开山立派”,成就一番盛名。对美国官方调门越来越高“叛国”、“投靠极权”之类的指责,他是非常在意的,认为这不仅危及自身安全,更损害其“自由斗士”的“光辉形象”。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只要不是万不得已,他不会去古巴,不会去政局不稳的委内瑞拉,恐也不会去另一个被西方体系打入另册的“专制国家”白俄罗斯。

最新消息显示,斯诺登并未向白俄罗斯申请政治庇护,这更增加了“放烟幕弹”的可能性。

从俄罗斯放出“斯诺登未入境”口风可知,俄方并不想多生枝节,所谓“未入境”,恐指其虽人在莫斯科机场,却并未办理入关手续,理论上的确“不在俄罗斯领土”。在这种情况下,斯诺登暂时还是比较安全的,他可能的选择,未必真是前往足以令他在美国更“掉粉”的白俄罗斯,而更可能是暂且躲过风头,然后能金蝉脱壳最好,万一不能,则或登上厄瓜多尔或其它愿意接纳他、他也愿去国家的使馆车辆,前往该国驻莫斯科使馆,做第二个阿桑奇,或索性在机场中转区安营扎寨,就此耗下去——在某些国家的国际机场,因种种原因“既没入境,也没出境”耗着的人不在少数,最长的有耗上几年的。

倘是最后一种情况,不甘寂寞的斯诺登很可能选择公开行踪,并将机场当作自己的“战斗舞台”,和来自四面八方愿打愿挨的粉丝、好事者,不时演一出唤醒媒体关注、顺便恶心一把美国当局的“快闪”行为秀。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