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观点:“常回家看看”入法容易执行难
导语:背景: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常回家看看”入法

背景: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许多时候,子女们并不缺乏“常回家看看”的意愿,而是缺乏“心想事成”的行为能力。不论是经济上的入不敷出,还是时间上的假期少、加班多,抑或是路途遥远,坚硬的现实,在老人与子女的亲情互动的道路上,筑起了一道道“藩篱”,让回家的路不那么顺畅。

                                                                              ——《华商报》

“常回家看看”不能简单抽象成一个意愿问题,在今天的中国,更多的是客观条件与环境的应允程度。再好的法律,也无法逼人“常回家看看”,只有真正让 “家”成为无须遥望的居所、让尽孝在制度与体制层面找到责任与能力——追究“不常回家”的子女,才能不至于成为立法上的冷幽默。

                                                                              ——《燕赵都市报》

网上信访

背景:7月1日起,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网上投诉全面放开。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强调,要认真办理网上信访诉求、意见和建议,逐步解决好网上信访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等问题。

网上信访和网购,领域不同,但实质理念其实是相通的。网上信访也需要提高“用户体验”,让民众相信网上上访既方便,又可信赖。

                                                                              ——《新京报》

实现网上与网下的良性互动,评价标准不是访问量、网上投诉量,而是看究竟化解了多少矛盾,维护了多少合法权益,改进了多少工作作风。

                                                                              ——《京华时报》

如果说信访的网络化是形势所逼,网络信访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则是国家信访部门要自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也是网络信访取信于民的关键。

                                                                              ——《东方早报》

要做到件件有回音,问题恐怕还得回到地方,而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原本就是被投诉对象,如果不存在有力度的督办,“石沉大海”的问题终难避免。

                                                                              ——《燕赵都市报》

“信访不如信法”呼声已久,司法不倡盖因司法不公以及司法不独立之痼疾,无论网上还是网下,信访制度只是对常规制度的补漏,有论者重提“用司法程序取代这种法外投诉和人治式干预”,尽管这样的呼吁司空见惯,却是为信访减压乃至实现社会稳定的切实之举。

                                                                              ——《南方都市报》

如果这一套制度、机制全面建成并切实运行,对信访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而言,不但工作任务比以往增加了许多,来自信访群众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压力也将大大增强。

                                                                              ——《北京青年报》

网络渠道畅通,会对群众上访形成分流,这在一些地方会不会异化为截访的“正当理由”?网络投诉省转市、市转县,假如一层转一层,仍旧转回到基层,如何实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畅通权利救济渠道、拓宽诉求表达平台,让群众在改革中真正受益。

                                                                              ——《人民日报》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