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之下,银行当更多关注风险
2013-08-21 15:48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刘鹏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3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6%,虽然这与一季度持平,但是金额却是连续7个季度反弹,并且创下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17个季度新高。今年下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依然不容乐观,银行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当更加重视风险防范。

“只有在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体游泳。”这是四年前,巴菲特对美国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问题暴露的“形象描述”。彼时,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银行业表现可谓“风景独好”。

不曾想,四年过后,中国银行业扩张正在遭遇“退潮期”。银监会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达14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明显低于一季度16.7%的增幅,也逊于前5个月17%的平均增速,其中,五大行由8.9%降至7.3%,中小银行由23.6%降至18.7%。

首家披露半年报的华夏银行就遭遇了资产规模增长的瓶颈,其总资产较年初仅增长1.2%,这背后是旗下部分一线城市分行资产规模出现大幅下降。

在中国宏观经济下行、6月份银行间市场“钱荒”引发的市场资金趋紧及监管层对理财和同业业务的整顿等影响下,可以预见中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在很长一段时间呈现疲软态势。

不过,资产规模扩张的放缓并不可怕。因为,在过去几年,银行资产猛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表外业务的“魔力”,尤其是银行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就理财业务而言,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资金余额9.08万亿,这其中,银行通过资金池形式进行“短贷长投”,由于投向信息不透明,期限错配风险比较大,其中一环出现问题,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同业业务,则由于资金在银行之间空转套利而备受诟病,因为一大批的中小、小微企业因为融资难题而陷入经营困难。因此,中国银行业走到现在这个时点上,需要进行反思——不能再一味地追求规模,而是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以达到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

在反思的同时,银行也需要对经济下行触发的不良风险保持高度警惕。目前,经济下行已经引爆了钢贸、光伏、造船等产能过剩制造行业的信用风险。同时,中小企业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已出现产品滞销、货款拖欠或严重亏损等情况,也导致银行批发和零售业务的贷款不良势头上升。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对银行的影响。在“4万亿”时代,银行不但直接向地方融资平台释放了大量贷款,还通过信托等渠道,绕过监管限制间接向地方政府项目输血。关于这块业务的信息披露依然是不透明的,好在目前审计署正在开展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政府性债务审计,信托政信合作等会被纳入统计口径。摸底之后或引发新一轮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整治,与平台贷的关系比较紧密的城商行不良风险很可能在下半年集中暴露。

不过,银行不良贷款已然抬头。银监会的数据显示,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3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6%,虽然这与一季度持平,但是金额却是连续7个季度反弹,并且创下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17个季度新高。

总之,今年下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依然不容乐观,银行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当更加重视风险防范。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