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革命:信息化与全球化
导语:信息化的全球化时代这场革命还没有完成,麦克卢汉半个世纪之后“地球村”还是一个乌托邦。

经济观察网 韩石/文 谢谢邀请我来参加这次论坛,我们可以交流一些国际、国内的观点,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对话合作模式。

大家请我来谈信息化与全球化。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选择的题目是“未完成的革命”。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从法国来到中国,两个国家都经历了革命,但是我们使用“革命”这个字眼的时候要小心了。如果我们要回溯信息化与全球化,在1967年加拿大社会学家麦克卢汉就出版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本书《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他首次使用了“地球村”这样一个概念,他似乎描述了今天这样的一个世界,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到底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现代的通讯传播手段,尤其是即时通讯手段颠覆了文本的概念,大众传播的信息使得社会联系得更加紧密,大家在这个时代在同样的空间节奏中生活。

1967年的时候还没有CNN,它是1980年诞生的,在1991年海湾战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CNN这种新闻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元素,而且它打破了从前的传统媒体的节奏。现在我们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在1989年3月已经赢得很大的空间,现在有20亿的网民,在未来的时间还将增加20亿的网民。

“脸书”的出现,是马克在2004年推出的,它现在已经成为巨大的社交网络,已经有10多亿的用户,法国有1800多万用户,在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聚集这么多的民众,还有什么平台能聚集这么多的民众?

“推特”是一种经营的社交网络,它的影响也非常的广泛,里面包括奥巴马、Lady Gaga。全球记者和普通公众都在使用推特。现在这些因素对我们来说都是全球化的因素,就是当年麦克卢汉谈论的“地球村”。那个时候还是冷战时期,全球两大阵营,中国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时候在联合国组织第三世界的国家,它们在为这种新的信息秩序而努力。大家认为当时的这种信息模式太受制于美国模式了,所以麦克卢汉的“全球村”概念是诞生于当时的语境,但是完成与当时的现实是不一样的。

我们谈到信息化全球化的时候也有一个限制,在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一个幻想和误解。我们还是以CNN为例,因为这是走向全球化的步骤,它是由美国亿万富翁泰德·特纳创建的,在他的这个行动中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成分,是当时的女伴给他的一些灵感,他希望创建一个全球的电视网络。他不让使用外国这个字眼,而是要向所有的文化开放。虽然他有这样好的意愿,显然CNN更多的还是传递美国对全球的看法,因此其他国家他们也就开始效仿CNN的模式,也想增加自己的话语权,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尤其是法国创建了“24新闻频道”。其他像半岛电视台、阿拉伯电视台等等,现在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中国也是这样。昨天晚上我看到了CCTV在非洲的直播节目,它是英文的节目,主持人也是非洲人,这个节目是在内罗毕完成的,我一开始以为是CNN,后来发现是中央电视台的海外节目,这可以让我们看出,所有的国家都是这样,都希望有自己国家的CNN,都希望在这样的全球环境里有自己的信息话语权,这不过是一种现代的版本,没有那么直接的加以意识形态,就像过去他们在这种短波电台上进行的宣传战,那时候有美国之音、中国的电台、莫斯科的电台,他们竞争的形式实际上和今天差不多,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当然各种电视观众能够找到自己的好处,因为他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他行为者的观点进行对比,所以还是有积极的一面。一方面有幻想一方面有误解,在互联网上也是这样的,数字化的革命全球的连接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

刚才我已经说了全球有20亿网民,而且未来还将增加大量互联网用户,大家知道在未来2/3的人会变成网民。金砖国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尤其是加强南南的关系。另外一些是大的公司,像“脸书”他们是协助完成的,他们要进一步抢占用户市场,这一个史无前例的世界。

互联网也有理想主义的成分,现在的模式是免费,比如说有一些免费的软件,比如火狐这样的软件,还有维基百科也是这种模式,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互联网并没有催生麦克卢汉说的“全球村”,也没有全球一统的文化。互联网业影响了国家对信息的控制和影响,对全球的经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是全球化的一些关键因素,尤其是最近20年来都是这样发展的。

互联网它改革了我们生产与传播信息的模式与方法,当然它也撼动了传统经济媒体的模式。刚才我已经说到了麦克卢汉提到了信息化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现在有些传统媒体已经受到影响。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可能大家一开始没有注意到,就是说个人、公民、网民的崛起。他们现在已经被称为信息制造的不可控制的行为者。我们刚才谈到了读者的激增离不开他们。因为读者成为行为者的时候,实际上没有更多的规则来限制他们,我们必须考虑这种新的全球化模式,国家之间的模式,这种新的社会关系,这都是因为数字化革命所带来的。过去买电视的人无非称其为图象与信息的消费者而已,现在一位买电脑的用户,不管是买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一方面是消费者,另一方面也称其为一个强势的信息制造者。当然这是广泛的信息概念,它不同于记者,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我们现在应该谈谈全球化在社交网络的交流。当然大家想的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像“89号大街”它是去年建立的一个网站,我们希望超出国家之间建立的交流对话,不受语言的限制,我刚才谈到的理想主义的色彩,我们希望讨论一些多元的问题,像全球化问题、移民问题、环境问题,同时将这些社会问题与其他国家社会问题进行对比,我们希望用多种语言来进行讨论,我们希望讨论中国、印度、巴西以及阿拉伯世界国家的观点。如果我们比较乐观的话,这个东西现在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这是我们的期望与梦想。在国内层面来讲,所有国家的互联网都改变了格局,公民的话语权达到了空间的地位,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社交网络给这些公民提供了话语平台,这是一种全球对话的胚胎模式,这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元素。在当今这样一个互联与多元的因素,但是让人感到不安,尤其是传统记者他们很难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这似乎影响了他们对话语权的统治。也就是说读者的激增带来了各种影响,他们的出现有时候是不好控制的,但是我们很难逆转这种现象。互联网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有各个层面的影响,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来认识我们现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比以前要复杂得多,首先就是在国内的这种控制与审查的影响,我来北京之后想上一下推特帐户,或者看一下《纽约时报》,但是看不到,这就是对网络的控制与审查。

还有对互联网管理的问题,有时候国家是难以控制的,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美国的。很多人希望对互联网的管理是由各国联合来管理,我们在谈到互联网的管理时,我们会想到不同的分歧与意见。第三种威胁是,互联网实际上有碎片化的趋势,虽然它是开放互联的,但是某些国家是隔绝的。中国就选择了这样一种道路。在构建自己网络的时候,他们希望凸显自己国内的企业。百度主要是在中国使用的网站,其他国家也想走中国这种模式的道路,对互联网进行国家的控制,中国管的是很有成效的,它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影响与威胁。另外,在网络世界中还在继续“影响战”,希拉里讲到互联网的例子,还有技术与商业垄断的威胁,现在这些企业非常强大,比国家还强大,只要对他们有用的就对人类有用。大家看一下谷歌的首席执行官斯密特跟创意总监戈恩写的《新数码时代》这本书就可以有这样的一种印象,这本书出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技术的大公司已经诞生,但是他们也受到这种过渡的技术威胁,所有这些威胁是不同性质的,有国家间的,有国内的,也有商业性质的,还有私人性质的。它可以让我们看出,即便我们现在的世界是互联的,但是我们还是不能达到这样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还没有达到麦克卢汉谈到“全球村”的概念,同时跟金融的全球化也相差甚远,软实力也是一个文化对质的场所。信息化的全球化时代这场革命还没有完成,麦克卢汉半个世纪之后“地球村”还是一个乌托邦。

作者简介:

韩石(Pierre Haski) “89号街”网站记者,法国《解放报》前驻华记者(2000—2005)。2007建创办“89号街”信息网站,担任网站负责人与出版主任。出版多部作品,最新一部作品以中国的互联网为题(法国瑟伊出版社)。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