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文刀/文 “小微贷款”、“余额宝”、“乐业保”,2013年互联网巨头已经在银行、基金、保险等领域攻占了诸多领地,而当下进攻方向又瞄准了证券业的城墙。11月22日,腾讯携手国金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网络券商、在线理财、线下高端投资活动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腾讯向国金开放核心广告资源,协助国金导入用户流量,并开展证券在线开户和交易、在线金融产品销售等,而国金则每年将向腾讯支付1800万元人民币的广告宣传费用,合作有效期为2年,到期后双方均有优先续约权。
一边是“企鹅巨人”眼疾手快,一边是阿里巴巴虎视眈眈。早在今年10月,市场曾传闻阿里将收购长江证券,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阿里进军证券业之心却也路人皆知。12月10日,据台湾媒体率先披露,阿里巴巴集团已与台湾开发金控旗下凯基证券展开接洽,主要议题剑指合资券商。凯基证券在中国台湾、香港、内地,以及泰国、新加坡拥有超过100家分支机构,海内外总资产规模约新台币1500亿元,提供全方位的跨区域投资服务。而根据今年6月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符合条件的台资金融机构可在试点区域探索合资证券公司,在部分区域合资持股最高可达51%,且大陆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
虽然腾讯在互联网证券领域先拔头筹,但总体来看,阿里巴巴在金融业的布局更为完善。从支付宝起家,近年来阿里巴巴的金融服务版图急速铺开,目前已经拥有支付、保险、小贷、担保等牌照,而与天弘基金的合作更是业界广为称道的神来之笔。就在上个月,阿里又乘热打铁,出资11.8亿元控股了天弘基金,其金融布局的日渐稳定和完善,或许也是刺激腾讯加速布局证券业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腾讯能携手国金,在互联网金融大潮的推波助澜之外,更是源于国金证券内在的发展诉求。作为A股上市券商中的“小弟弟”,国金证券只有27个证券营业部,其中20个在四川省境内,营业部数量在所有上市券商中位居末位,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使得公司传统经纪业务中零售业务并不具备优势。零售业务的提升必然需要更为广泛且分布均衡的营业部网络做支撑,而较之建立实体营业部,互联网渠道显然更加有效和经济。
除此之外,天弘基金与阿里合作打造余额宝的成功案例,对国金证券也颇为励志。2012年底,天弘基金管理的总资产规模刚刚突破100亿元,排名基金行业第50位;而在获得阿里巴巴的鼎力支持、拥有巨量网络流量导入和互联网口碑传播后,余额宝在5个月内完成了从0到1000亿的“神奇”增长,截止11月底规模已达1800亿元,互联网长尾效应得到了完美发挥,帮助天弘基金完成了华丽的逆袭。预计2013年底,天弘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将直逼行业龙头华夏基金。对国金而言,互联网战略既有望快速提升业务规模,又能改变行业竞争格局,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而对互联网巨头而言,其重构金融行业格局、“创造性破坏”的巨大能量,究竟来自哪里?从表面上看,巨头们掌握了高效的互联网渠道,较之传统渠道而言,降低了实体店面成本、减少了人力成本,在成本节约上具有巨大优势。同时,以往银行在传统金融渠道中处于单寡头格局,无论是券商、保险还是基金均需通过银行遍布城乡的网点接触最终用户,并需为银行的垄断优势付出高额的渠道费用,而互联网渠道的出现动摇了金融其它子行业补贴银行的根基,绕开银行渠道的盘剥和掠夺、释放行业业务压力成为可能。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位于互联网渠道背后,极具粘性的海量用户群体。互联网渠道构筑了一张跨越时空和地域限制的网,而网络经济的节点效应使得网络的节点越多、则整张网络的价值越大。随着新用户的不断加入,原有用户的经 济效应也在不断提升,进而所有参与者的效用都得到了帕累托改进。除此以外,互联网巨头通过构筑涵盖社交、娱乐、商务等的业务脉络,不断了解着用户的行为, 逐步摸清了用户的脾性,在新业务的布局上越发能直击真实需求,推动用户粘性的提升进入良性正反馈。
事实上,用户也是驱动着互联网巨头们深入金融领域的核心原因。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在业务布局及开拓中,鲜有形成较高的用户粘性,业务领域的护城河不够宽阔,给了互联网巨头们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无论是腾讯从单一的QQ即时通讯发展成为涵盖娱乐、社交、游戏的综合平台,还是阿里从单一的B2B扩展为包纳B2C、C2C、 支付等的综合平台,互联网巨头们都是在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并通过业务组合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维持并增加着用户粘性。在传统领域已然刺刀 见红的当下,金融成为各家巨头下一个争夺用户的入口,得金融者,平台优势会继续保留,而失之则可能在对手的综合平台优势压迫中倒下。毕竟,互联网经济永远 是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稍有闪失就可能前功尽弃。
而在关注腾讯、阿里等巨头对原有金融市场份额的抢占之外,如何在新的互联网经济体系下,积累具有较高忠诚度和认同度、能一呼百应的海量粘性用户群,是最应该带给金融业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