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航空CEO吴龙江:非常时期企业要打好“逆袭战”

杜远2020-03-07 11:27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杜远/文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航空业无疑是遭受损失的行业之一,而在华夏航空CEO吴龙江看来,此时却是企业在危机中寻求机遇,打好“逆袭战”的关键时刻。用这位科班出身的航空公司高管话说,“大疫大机,这个时候不能仅仅只是被动防守,还应该洞察变局、化危为机,将要干的事业理清,将服务做好,推动企业与产业的转型升级。”

疫情造成旅客出行量下降,华夏航空和其他航空公司一样,在本次疫情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客座率下降、退票频发、部分航班客票销售金额覆盖不了运行成本……航空业资金投入巨大、利润相对较薄,同时又比较依赖资金的流动性,航空业这方面的特点在疫情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但是,华夏航空经营灵活的优势也在非常时期展现得淋漓尽致。管理路径短、组织结构精干、反应灵活的特性,使得华夏航空迅速转入“战时状态”,此后更是在助力疫情防控、促进复工复产等方面屡有优异表现,展现出一家特色优质航司有担当、有作为的企业形象。

疫情冲击之下 如何激活企业机体

“疫情对企业而言是一个环境带来的突变,1月23日疫情形势变得严峻后,原有的行政管理序列不能适应新情况,公司迅速成立了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吴龙江谈道:“这就像是一个战时指挥部,要快速收集各种前线迅速变化的情况,也要快速研判、决策。”

所谓要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华夏航空进入“战时状态”后,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从一线的飞行员、乘务员和地勤人员,再到中高层管理者,大家迅速拧成一股绳,应对这场疫情带来的“大考”。

华夏航空自己的航空医务人员,在疫情暴发初期,就在主动研判局势后采购了大量口罩、消毒液等紧缺物资,同时建立了部分重点物资的最低库存管理机制,为公司后续正常运营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管理人员、飞行干部主动要求减少或延后发放部分薪资,以应对公司现金流吃紧的状况,虽然公司最终并未采纳,但是这些行为增强了公司上下同甘共苦、共抗疫情的信念,不少飞行员、乘务员争相递交请战书,再三要求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而面对公司经营方面的严峻形势,华夏航空通过压缩日常非核心支出、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以及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友好协商、减免缓缴部分费用的方式,使得公司可以持续经营,公司在疫情期间的航班执行率、正常性皆处于行业上游水平。

吴龙江介绍,通过种种应急举措,公司降低了日常非核心支出,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非常理解公司当前的处境,携手华夏航空共克时艰。值得一提的还有,华夏航空在面临客座率下降的情况下,在多条航线上用小型客机替换中型客机,大幅降低航线运营成本,也显示了一家支线航空公司极强的经营灵活性。

“疫情下的不确定性会持续发生,我们不仅要有直面它的勇气,更需要有客观认知它,与它相处的能力,华夏航空应对疫情的工作可以归结为三条底线和一条主线。三条底线一是员工零感染、二是运行要安全、三是经营要安全。”吴龙江说道:“一条主线则是要做好公司经营,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在疫情中发现机会,形成市场创新”。

支线航空基因凸显优势

2

 据公司此前披露的数据,主要聚焦支线的华夏航空拥有独飞航线136条、通程航线超过2000条,独飞航线占比达92%, 公司支线航点占全部国内支线机场比例达43%。对广大三四线城市的广覆盖,使得公司在疫情期间架起了三四线城市的生命通道,让华夏航空得以在战疫情、撑经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且独特作用。

截止3月初,华夏航空根据民航局统一安排,共完成15架次的包机保障任务,共计运输医疗队员1161人,保障运输抗疫物资4365件,总重量53392公斤。在包机运载各地人员返回工作地方面,华夏航空共执行18架次包机,助力1903人返回工作岗位。

华夏航空CEO吴龙江将支线航空运营形容为“编织中国国家航线网络中最薄弱的一环”。尤其是在助力复工复产方面,华夏航空也充分显现了支线航空及通程航班网络优势,陆续承运了邯郸-深圳、重庆-台州、兴义-宁波、库尔勒-博乐等包机任务。华夏航空先后向部分物资匮乏的三四线城市捐赠了11.8万个口罩、4.9万双医用手套等防疫物资,为全国人民开通了免费运送防疫物资的绿色通道。

在吴龙江看来,正是因为华夏航空专注支线的发展路径,使得公司在疫情期间保安全生产、保应急运输、保复工复产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持续深耕支线航空,在解决国内三四线城市通达性基础上,持续创新经营模式,助力支线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为脱贫攻坚、美好生活赋能,这些行动也使得华夏航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从业10余年,2012年加入《经济观察报》,不敢妄言新闻理想,但求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