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确认B轮融资获合肥市2亿元支持 其40万产能第二工厂正在立项

王海宣2021-01-22 16:06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海宣 零跑汽车与合肥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还不到半个月,合肥市对零跑汽车的投资就有了新的进展。“目前合肥市投资零跑确定的是2亿元投资。零跑还没开启Pre-IPO轮融资,目前是B轮。”1月22日,零跑汽车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还是以最终公告为准,跟合肥签的战略协议陆续会有阶段性的合作成果发布。”

另有媒体报道称,合肥市对于零跑的投资金额在20亿元左右,投资将分两批完成,首批2亿元已经投进零跑汽车B轮融资,剩下的18亿元将在Pre-IPO中投资。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零跑的官方确认。

除合肥市的融资金额外,零跑将在合肥建设第二工厂的消息同样受到广泛关注。“合肥第二工厂产能将在年产40万台,远高于金华第一工厂的产能。”1月22日,另一位负责零跑基建项目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项目正在立项,具体实施时间目前还没公布,估计会和IPO进度关联。”

据记者了解,零跑金华工厂的总设计总产能为25万辆,目前达成的第一期产能为5万辆。若加上合肥第二工厂,零跑未来的总产能将可达65万辆之多。不过,由于生产资质问题,此前零跑整车主要在长江汽车乘用车工厂代工生产。直到2020年12月份,零跑汽车收购了新福达汽车之后解决了造车资质。“准入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近期就会有结果。”上述负责基建项目的零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零跑汽车与合肥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在1月8日,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但当时未公布具体合作细节。同时,零跑汽车宣布开启B轮融资。1月8日晚间,零跑汽车的母公司大华股份发布公告称,包括朱江明、宁波华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肥轩一智汇新动力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合肥轩一投资”)共 14 名投资者拟对零跑汽车进行 B-1 轮增资,增资总额为29.6亿元。其中新增零跑汽车注册资本 1.4亿元,新增零跑汽车资本公积28.1亿元。

此次14家增资方中,除了大华股份的关联人、关联企业外,大多是浙江省本地企业,合肥轩一投资则代表合肥市政府参与投资。启信宝资料显示,合肥轩一投资的股东包括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庐江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

在零跑此次增资过程中,大华股份放弃了同比例增资权。大华股份董事、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在上周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华股份放弃增资权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大华股份作为财务投资者,后续要回归它的主业;另一方面,大华股份还是一个受到美国制裁的公司,希望以后各企业间不要产生太多的影响。

本轮增资完成之后,大华股份、傅利泉和朱江明仍是零跑汽车的前三大股东,不过前两者的持股比例有所下调。数据显示,增资后,大华股份持有零跑汽车股权比例由15.50%降至12.43%;大华股份董事长、总裁傅利泉持有零跑汽车股权比例由15.70%降至12.60%;朱江明持有零跑汽车股权比例由11.78%升至12.79%。合肥轩一投资零跑汽车2亿元,其中人民币 967.9万元计入零跑汽车注册资本,其股权比例为1.34%。

零跑汽车成为合肥市继蔚来汽车后引入的第二家新造车企业。2020年4月份,合肥市政府引入战略投资者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除投资这两家新造车企业外,合肥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有更全面的布局。2020年5月份,合肥市引入大众汽车集团战略投资江淮汽车,未来合资公司将引入大众集团品牌新能源产品;2020年9月份,威马汽车完成总额100亿元的D轮融资,其中包括合肥产业基金。此外,合肥市还拥有国轩高科、威灵电机、合肥巨一等新能源配套企业。

零跑启动B轮融资后,也为后续上市做了准备。据了解,零跑汽车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提交IPO文件,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在科创板实现上市。启信宝资料显示,零跑汽车此前分别在2018年1月份,2018年11月份,2019年8月份完成了Pre-A轮、A轮、A+轮融资,总金额为27.6亿元。

去年12月底,朱江明发表内部信,提出了雄心勃勃的“5年计划”:零跑汽车要在2023年进入新势力TOP 3,2025年要获得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10%的市占率。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5年后的销量目标能达到500万辆。这意味着,零跑汽车届时要达成约50万辆的销售目标。

从2020年销量情况来看,零跑汽车在全国新造车企业销量中排名第六,其2020年销量11391辆,排在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哪吒汽车之后。好消息是,零跑T03自5月份上市后,月均销量已经超过2000辆,而新产品C11的加入也带给零跑更多的信心。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汽车产品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报道汽车产品、车企动态、上市公司运行状况。新闻线索邮箱wanghaixu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