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运势:无问凶吉

近藤大介2021-02-01 14:23

(图片来源:IC Photo)

【东瀛视角】

近藤大介/文

去年年末,我在东京和一位日本国会议员吃饭。那天,他带来了一位老者,并向我介绍说:“我能有今天,全靠他”。

我本以为老者是一位不怎么喜欢在政界抛头露面的世外高人。聊了几句才知道,原来他是位占卜师。到目前为止,已经为好几位日本前首相,以及众多知名日本政治家占卜过运势。“在日本政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从树上掉下来的猴子,仍然是猴子。但在选举中落败的国会议员,就会沦为庶人。所以,几乎所有的国会议员,都想提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下次的选举中成功当选。尤其是那些当选概率接近50%的议员,更是迫切的希望预知自己的命运。”

听完这番话,我心里满是疑问,于是问道:“选举之前,您就能预测某位国会议员能不能当选?那您是通过什么算出来的呢?”

老者沉思了一会,回答道:“中国古代的占卜学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在他呱呱坠地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所以,我占卜的时候,只需要问一下对方的出生年月日,就能大概算出他的命运。”

在日本的历代政权中,既有像安倍晋三政权那样持续了7年零8个月的“长寿”政权,也有维系了仅仅2个月的“短命”政权。其中,造成政权夭折的原因可谓五花八门。比如,被媒体曝出惊天丑闻,首相突然罹患重病等等。

但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些原因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在于,在包括首相在内的20位内阁大臣中,如果多数人遭遇了“天中杀”的话,那么这个政权必然短命。所谓的“天中杀”是指每12年里有2年,每年有2个月,所有人都会遭遇的“被上天抛弃时期”。

看到我满脸的疑惑,老者举了两个日本短命政权的具体例子,来说明当时在任的首相和主要的内阁大臣都遭遇了“天中杀”。“古代的中国人,真是太伟大了。他们竟然掌握了预知人类命运的‘绝技’”。

听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一件往事。11年前,当时的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常住在北京。我认识了一位住在我附近的日本中年女性。她是一位年近40岁的独身翻译家,以将中国的书籍翻译成日语为生计。有一天,她高兴地告诉我说:“前两天,我去天津拜访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占卜师。请他帮我算一下这辈子还有没有结婚的可能。他说,今年之内,我就会在北京遇到我的真命天子。明年我们会结婚,后年就会生孩子。”

她跟我说这番话的时候,正好也是现在这个时节。也是再过一段时间,就是春节。

然而,时光如白驹过隙。春、夏、秋三季悄然而过,她的真命天子迟迟没有出现。到了12月,她原本打算按照往年的惯例,回到日本的故乡迎接新年。但因为占卜师的那番话,她并没有买机票回国,而是执着地留在了北京跨年。

离新年的到来只剩3天的时候,一位在北京某旅行社工作的日本朋友打电话联系她说:“有一个文化产业的访问团,今晚从东京飞来北京。但是担任翻译的人突然发高烧,一病不起。你能过来帮帮忙,做一下翻译吗?”

她一口答应了下来,当即出发赶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机场,当访问团里的一位男士走出大门的时候,直觉告诉她“就是这个人!”之后几天,她在做翻译的过程中,果然和这位男士擦出了爱的火花。第二年,两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第三年,她们可爱的女儿来到了这个世界。直到今天,她还经常跟朋友提起那位占卜师:“我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没有谁比他(占卜师)更了不起了!”

占卜,的确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秦始皇本紀第六》中记载,秦始皇身边有300名占卜师。也许徐福也听到占卜师的预言,东方有一个名为“蓬莱”的仙山,才带着3000人乘船来到了日本,就此开启了日本的文明里程。

2009年10月,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科院的150名左右一线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出版了3卷共1112页的巨著《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书中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发明,涉及16个领域。让人感到意味深长的是,全书的开篇第一章,同时也是全书最长的篇幅,就是天文学。

古代的天文学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是必不或缺的东西。在同一时期,天文学也被广泛应用于占星术。从皇帝的健康问题到战争时期,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作用重大,历代帝王都禁止民间研究天文学。据说,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官方天文机构里的专家多达697名。

《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中这样写道:

各种占星著作中的大量占辞,就是上天所传示的知识,其中有着关于战争胜负、王位安危、年成丰歉、水旱灾害等几乎一切古代军国大事的预言。天文学在早期为王权成立之必要条件,晚期逐渐演变为王权之象征。

回到本文开篇的话题。在和老者沟通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有问出口。时下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平息?

但是,我并不后悔没有问这个问题。因为,老者还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每个人都想知道将来的事情。这一点,我非常理解。但我也会后悔自己占卜过的东西,我觉得不知道这些东西比较好……”

 

日本《现代周刊》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