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向2021】那些边缘的电动车企,他们的车还能买吗?

刘晓林2021-02-19 22:03

经济观察网记者 王国信 刘晓林  车企一任性起来,也是相当吓人。2020年4月,雷诺突然宣布在中国退出燃油乘用车市场,东风雷诺随之解体。消息发布之猝然,甚至连它的经销商都毫无心理准备。几百万的投资,刚刚砸进去,生意就黄了,经销商纷纷讨要说法。和经销商一样郁闷的还有刚刚买了雷诺车的消费者,前脚买车后脚公司解体,这真是买了个寂寞。

雷诺好歹还是保留了一些4S店,前期几十万的保有量也足以让经销商赖以生存。不过,对于一些新的电动汽车品牌可要擦亮眼睛,有可能你买到品牌就是绝版。在中国曾经有一百多个新造车企业,品牌琳琅满目,但至今生产出产品的寥寥无几。在新兴的造车企业中,2020年销量上一万的企业仅有6家,而第七名云度汽车销量只有四千多台。这意味着在新兴的造车企业中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第一第二阵营已经没有多余的船票,要想突围难度很大。

而在诸多的新造车企业中,还有一些等待爆发的企业,他们仍然在生存线上挣扎。这其中既有多次触达死亡线的FF汽车,也有刚刚破产重组的拜腾汽车,当然还有一些虽然有了产品,但是市场突破有限,这包括爱驰汽车、天际汽车、云度汽车、新特汽车等。还有一些企业,至今生死不明,比如花光百亿元但却未见其车的奇点汽车。另外,还有一些虽然破产,但或许还会复活的企业,比如博郡汽车等。

这一长串的名单中,未来可能会有品牌横空杀出,毕竟明天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啥口味。在上述名单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汽车品牌明年会进入市场,其中有恒大汽车这类的产品,如果动作快一点说不定索尼汽车也会上市,而大家期待的苹果汽车上市时间已经锁定在2024年。这些品牌中,是否会有让大家怦然心动的产品呢?

房地产商造车在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新趋势,目前有包括宝能、恒大、华夏幸福、合生创展等多家企业都参与过造车,其中华夏幸福两年前就已经退出。不仅是房地产行业,互联网、科技、服装等行业都有造车的,这些跨界造车企业,尽管在别的行业可能早已成名,但在汽车消费市场中他们是一个外来人。这不是切换赛道,这是连运动场都换掉了。比如格力的空调好卖,但手机却难以同样热销,汽车就更难说了。不过,即便是小众,也有发展成为潮流成为主流的可能。

对消费者而言,未来在电动车上的选择会更加丰富,这些新兴的品牌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福利”发放,比如像蔚来曾玩过的车主集体持股,在后续的产品都已经有所体现。而更多的模式还在不断地推出,比如玩车门的高合汽车,试图依靠“看我车门72变”来获得市场,这个售价不菲的汽车未来究竟会如何,还很难预测。再比如刚在富士康支持下复活的拜腾汽车,其大屏互动还是值得一提。这些新产品出现之后,会极大地冲击现在的产品,带来新玩法。

如果只是尝鲜而为,这种消费就像是电子产品,用过之后也就算了。但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而言,动辄几十万的电动车还是一笔大支出。人们可以为自己的爱好和信仰买单,但这毕竟是小部分群体,能土豪式消费的人群仍然只是金字塔尖那一部分。而真正的主力消费人群,在买车之前一定要注意甄别企业,一些边缘性的企业,如果没有特别的产品力,在品牌实力上也摇摇欲坠,难以在后面实现突围。当然,比今年还更残酷的淘汰也将在后续开始,只不过,他们的淘汰时间线可能又将拉长。如同濒死之人吃下了还魂丹,2020年暴涨的电动车市值将成为他们最有利的续命神器。

比如FF汽车在2020年就上演了绝地大反击,在被讥讽了好几年之后,贾跃亭终于运作FF汽车在美国走向上市,而在国内也获得了吉利、恒大和珠海市的投资。当然FF汽车也算是有些压箱底的技术,但一旦资本冲动起来,电动车市场又将迎来魔鬼。滴滴虽然不造车,也赶在年初在爱驰汽车上投资了一笔,持股0.37%,这真是纯属噱头。但这种趋势会使得资本重新衡量电动车的价值,在投资前面阵营的企业船票缺失的情况下,选择一些边缘企业重点培养也成为了现实的选择。

但毫无疑问的是,头部的几家在2021年会兴高采烈地唱着“今天是个好日子”。从1月的销量来看,蔚来突破了7000辆,理想、小鹏各自也刷新了记录。威马在上半年会完成科创板上市,其获得了资金之后将重新启动大规模的布局。零跑和合众汽车将在2021年进行上市,时间待定,这些企业已完成资本市场的布局,还有继续拓展的空间。他们的发展趋势也会带动消费者选择新品牌。各个品牌都会拥有自己品牌的拥趸,就看谁会更多,谁利用得更好。

明年下场造车的企业数量可能还会增长,在互联网科技企业中,一些企业还在观望之中,像百度、苹果这样直接出手的还是少数。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性事件、企业动态;全程记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端、升温、爆发,以及每一次新技术浪潮;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投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以及汽车产业政策变动进行持续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