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副局长回应户籍城镇化率低于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主要体现在农民工群体

2021-05-11 12:05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发布,中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

而在前一天,公安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14亿人实现户口性质城乡统一,1.1亿流动人口领到居住证,1.2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4%。

针对我国的城镇化率增长较快,但户籍城镇化率大幅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问题,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表示,这次普查结果显示,过去十年我国城镇化率确实提高得比较快,流动人口增加也比较多,这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体现,也是结果。同时也是部分地区和区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的结果,这和世界各国发展历程的趋势是一致的。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居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与我国人均GDP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大体的情况相当。预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促进城镇化发展各项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城镇化率仍将会保持上升的趋势。

关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存在差异,李晓超说:“首先我们要看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近十年也在明显提高。截至2020年底,已经顺利实现了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差异主要还是体现在农民工群体,由于受各种保障条件和制度的制约,这部分差异的缓解以至消除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当然部分乡村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意愿下降,特别是乡村振兴包括脱贫攻坚取得成就以后,有一部分人还愿意留在乡村,所以乡村户籍人口不愿意离开乡村,这也是影响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

李晓超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城镇化将会更加科学适度的发展,人口将会更加有序合理流动,形成经济社会和人口流动协调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