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谈中美关系:中国经济全球化不可逆

汪青2021-05-12 15:3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背景和经济压力下,中美关系经历了一段剧烈下滑的困难阶段,今天的中美关系不仅关乎两国利益,更关乎世界。针对这一背景,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何亚非在5月11日举行的创合汇新商学十周年盛典上表示,中美关系已进入全新阶段,其中,双循环新格局是中国适应百年大变局、走向世界经济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之举。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将步入多元消费时代,在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有望成为全球新经济增长的引领者,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新选择和新起步。

从世界格局、国际局势、国际环境大方面来看,何亚非认为,目前所面临的世界是前所未有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世界力量平衡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对安全危险概念认知的提升,以及全球化变化。

在何亚非看来,中美关系应该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GDP加起来占全球40%左右。所谓中美新关系,是指过去中美关系从1979年建交以来的30多年,中美关系总体的竞争和合作,转变到特朗普执政时期,确定中美战略竞争关系。

基于此,何亚非认为当前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已经进入实质化阶段,主要表现在:经济科技脱钩、地缘政治遏制以及意识形态的“妖魔化”。

以经济、科技脱钩分析,在全球化过程中,中美两国已经深深嵌入到全球化中,两个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美国在供应链中高端,中国则从此前的中低端往中高端方向前进,所以中美两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大经济体,相互依赖很重。

中美贸易额已超过6千亿美元,两国经济联系紧密,经济上要完全脱钩的可能性很小。“现在来讲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替代中国,有些人说可能是越南、孟加拉这些国家,体量都太小,其次他们供应链、供应商、营商环境、政治环境等等都没有中国的好,中国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非常可靠的营商环境”。何亚非说。

然而,技术脱钩或许已经开始。在何亚非看来,部分技术脱钩一定会发生,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公司的打压和制裁已经全面铺开,现在中国高科技公司都在美国制裁名单上。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中国也深刻理解到科技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中国研发投入已排世界第二。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经济?何亚非表示,老子讲“过去未去,未来已来”,现在处在这样的状态情况下,历史的转折期,世界格局的转换期,国际秩序的转换期,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期,都在调整、变化、转变之中,过去并没有离开我们,未来已经到来且复杂。

国际局势是“百年大变局”加速发展期,全球化将怎么走?何亚非认为多个要素需要深入思考。

首先坚持科创引领、绿色转型。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科创引领、绿色转型,今后发展一定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扩大开放,深化改革。这四个方面是通过中国经济在全球化新的框架内高质量、可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主要要素,这是“十四五”规划、2035年愿景目标里面都十分突出。特别是在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技术脱钩情况下,要加大科技通过驱动和高质量发展。

绿色转型不言而喻,中国已经宣布了碳峰值2030年,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中国对的承诺,也是中国对人类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规划里面政策重点就是要继续淡化GDP增长目标,把更多注意力投入到调结构成效改革上面去。

其次,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转变成双循环新格局思路。从需求角度看,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会进入到多维消费时代。重要标志就兴型城镇化发展,年轻一代,90后、00后消费能力的扩大,老年消费群体的增长。进口需求由于疫情影响,也会进行将这些需求变为国内需求,需求侧有巨大改变。

供应侧上,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会带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地位进一步提高,会在供应链中间自我做相应调整,国内价值体系的形成有深度的、有效率的垂直分工体系,中国产业的全链式升级和中国价值链的重构都势在必行。

数字经济和物联网下,所有物件和这个世界都变成数字,进入数字经济信息化时代,中国在这个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当然有些核心技术没有掌握,硬件、软件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但是发展势头很猛,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大数据的经济体,很可能数字中间成为全球价值链三大综述之一,数据其实是新的生产要素,会贡献更高的产出。”何亚非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
主要关注金融领域,重点报道银行、保险和金融科技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gq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