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刘庆峰:想走向更大的舞台,就要走出舒适区

2021-06-12 11:58

疫情“黑天鹅”仍在徜徉未飞远,但在过去一年半多的时间里,已给每个个体、不同产业、不同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带来印记不一的影响,这个影响还将延续和深化。

其中典型表现之一是,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在疫情危机中面临更多挑战,但同时也迎来更大更宏阔的发展机遇期。这背后既是趋势所然,包括技术发展、政府重视、行业需要等,人工智能在多行业领域的创新在增加,带来对这些行业重塑改造之义;也有疫情带来的新场景、新领域的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开拓,或应用深化。

正如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科大讯飞成立22周年(6月9日)所发内部信中所说,疫情是“检验人工智能是否真正实用的演武场”。

以科大讯飞为例,其多个业务板块在过去半年中得以较快发展:教育业务的“因材施教”项目在郑州和武汉落地,业务增长约70%以上;学习机受到家长和学生好评,业务增长约200%;消费者业务稳步增长,B端软件完成率同比超90%,C端软件同比超52%,C端硬件“618”开门红,销售额同比超108%。

同时,科大讯飞医疗业务的“智医助理”项目从安徽走向全国,服务覆盖1亿多居民超过3.8万基层医生;智慧城市的“数字江淮”建设将开辟其省级根据地模式;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也打开新局面,其“讯飞图聆平台”得到工信部和安徽省重点支持,牵头打造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平台。

对这些新成绩,刘庆峰在内部信中提到,系统性创新和战略根据地是支撑科大讯飞业绩高速增长最核心的两个引擎,也是科大讯飞未来五年最重要的成长路径。

他也提出新的思考和要求,即单点技术持续突破,已成为科大讯飞的习惯;但单点技术门槛总是会被后来者逐渐赶超,固守一个单一技术必然会流于平庸,进入技术和应用的红海。科大讯飞既要在一个又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开辟天地,不断在技术的“无人区”探索,更要通过系统性创新形成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在战略根据地上达成整体创新,形成科大讯飞自己的行业品牌。

作为人工智能的巨头之一,其掌门人的这些话语又折射出哪些信息?

一是不同行业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深化,当前仍有不少不少技术“盲区”待攻破,这些空白点是挑战,更是机遇,这也意味着未来市场竞争中,核心新技术的单点突破依然关键,会是人工智能各企业间保持追赶或赶超引领的必然手段之一,

以教育行业为例,公开信息显示,我国基础教育的学生有数亿体量,而积弊已久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尚未能完成颠覆性改变和升级,新技术的突破依然是关键,人工智能与教育产业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将有可能从技术上推动教育大变革,真正改变“以教定学”的时代,以学定教、个性化教育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刘庆峰在内部信中也提到,技术上,正是有了从合成到识别,到语义理解;从中文到英文,再到多语种;从语音到图像;从感知到认知;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等一个个的突破,科大讯飞才能承建当前唯一的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家首批四个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之一,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国家队”。

他同时提到,业务上,如果满足于从语言学习到智能评价,就没有当前的“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得以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

二是随着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及创新能力提升等影响,单点技术能力将难以构成业务核心壁垒,其有效竞争力保持的周期、覆盖范围等都将可能相对缩短,于是,藉由更多核心单点的创新,并构建系统性创新能力,在点与面双维度保持有效竞争力,也是必然。

第三个方面则可延伸来看,疫情带给各行业、各国家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会是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也将是纵深度方面有更多表现,这给人工智能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确定性指引,也营造出一些不确定性或未知的潜在空间,这些昭示出,人工智能企业也将面临确定与不确定交织的新竞争环境,它们需要面对更多的变量。

刘庆峰在内部信所说其实有暗合上述新境况之义。他表示,我们想走向更大的舞台,就是要做那些跳起来才能够得着、逼自己不断往前突破的事情。走出舒适区,是风险防范,更是发展需要和用人工智能建设世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