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李惠红:独角兽也应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兼顾高估值与高增长

沈建缘2021-06-23 17:27

经济观察网 沈建缘/文 埃森哲6月22日发布的《中国独角兽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五年,得益于中国的经济促进,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从43家增加到137家。近一半分布在新兴技术行业和通信互联网行业,分别有21家和17家独角兽,占比为24%和20%。

埃森哲认为,独角兽虽然独特,但非特殊物种。所有企业必须以实现和保持可持续增长为基本使命和生存要务,独角兽也不例外。研究独角兽的成长路径、增长思维和可持续增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埃森哲对其中87家独角兽的调研显示,越来越多的独角兽企业希望通过海外市场拓展来获得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新的利润增长点。45%的独角兽认为海外拓展业务是至关重要的。其中,82%的独角兽计划在24个月内进军海外市场。但独角兽企业正面临不断变换的外部市场环境。

一方面,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加强,企业出海的壁垒加高。技术民族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对独角兽企业海外扩张带来进一步的挑战,同时也对企业海外上市和拓展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外部融资门槛提高,烧钱运营模式难以为继。如果企业没有技术优势和持续创新,单纯靠烧钱来增加营收,那么在未来成为独角兽、超级独角兽的机会将越来越小。

埃森哲运营亚太、非洲、中东和土耳其地区总裁李惠红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表示,“事情有两方面,你认为是风险的同时可能也是机会。这个时间点,如果能够踏下心来把几件事情做好,这反倒是一个机会。”之前,她带领团队服务了多家中国头部独角兽企业,为其海外业务布局及持续成长提供服务和支持。针对目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及独角兽企业的应对,她建议“虽然国际化的影响仍存在,但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的内功练好,几个核心的基本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运营效率和人才管理及科技向善等方面做好之后,仍然有机会。”

在本次独角兽调研中,埃森哲选取样本中营业收入排名前四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将其归为“进化先锋”,并与其他独角兽企业进行了对比。这些企业在2019年营收已达到30亿元人民币以上。从行业分布来看,进化先锋中,44%的企业分布在信息通信互联网行业,30%的企业来自物流交通,只有9%的企业来自新兴技术行业,说明现阶段主要依靠人工智能、VR/AR等新兴技术的独角兽在收入规模上还没有实现突破。

研究还发现,独角兽企业的营收与估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营收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估值平均数为2628亿元。营收介于100亿到500亿之间的独角兽平均估值为660亿元。从行业的平均估值水平来看,物流交通和新兴技术以605亿元和489亿元的估值水平遥遥领先。教育、企业服务、物流交通排在第二梯队,占比分别为17%、16%和11%。文娱健康和先进制造的独角兽企业为6家和4家,占比为7%和5%。

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很多属于平台型企业,他们的营收快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迅速获客,形成规模。通过对七大行业的87家中国独角兽企业进行调研的结果显示,To-B业务模式的独角兽逐渐兴起成为主流,而技术实力是生存硬核,争取技术先机成为独角兽奔跑的原动力。新兴技术和通信互联网类独角兽不仅比例高,而且收入规模较大。

独角兽企业中,也存在高估值低营收的特殊情况。据有些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披露,估值虽然超过200亿元,但企业平均年收入不到7亿元,且面临超百亿的巨额亏损。2021年以来,多家估值较高的人工智能(AI)企业中止IPO,收入规模过低等财务因素是阻碍其成功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独角兽企业当前依然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挑战。

2020年以来,计划在科创板上市的诸多企业中止上市申请,其中不乏明星独角兽高科技企业。他们普遍的问题是增收不增利,技术的商业变现难以落地。据多家AI企业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地都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这些经过多轮融资的AI独角兽,尽管上市前的估值很高,但在二级市场似乎很难匹配其融资时的高估值。因此,将技术落地为商业,并产生持续的收入和利润,是AI企业集体面临的挑战。

调研结果也显示,独角兽企业从成立到IPO的进程缩短,隐性上市门槛更高,独角兽必须加速快跑,加速成熟。这是因为,和前几年创投机构只看重营收不同,现在他们在关注营收的同时,也会关注现金流和运营成本等。所以,企业不得不靠业务创新、优化成本,提高技术含量,构筑更稳健的护城河。与此同时,在注册制下,信息披露质量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IPO造假和欺诈发行最高判15年被写入《刑法》,很多拟上市企业因信息披露问题而主动撤销上市计划。仅在2021年前三个月,就有23家企业中止上市。此外,在注册制下,退市的节奏也在加快。这些无疑对拟IPO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速攀升的财务数据只是巨兽的表象,李惠红表示,“独角兽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增长的能力,成长为巨兽,还需要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围绕长期愿景不断投入,在运营、创新生态、人才组织、使命与责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提高。”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商业观察研究部主编
关注科技、商业、互联网及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擅长高端人物访谈,跨国企业深度报道和独家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