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业需打破“治乱循环”怪圈

刘鹏2021-07-03 10:25

经济观察报 刘鹏/文 中国债券市场正刮起一轮企业信用评级“降级”风暴。Wind统计显示,2021年1-6月,主体评级被下调的发债企业数量达到203家,是去年同期数量的两倍,其中部分企业AAA评级被调降为AA级,有的城投企业为“挽回”降级局面而奔走“游说”。

这样的一幕似曾相识,此轮企业评级遭密集下调背后与监管政策有关。今年3月28日,央行会同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起草了《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信用评级机构应当构建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制定实施方案,逐步将高评级主体比例降低至合理范围内,形成具有明确区分度的评级标准体系。在业内人士看来,按照目前监管对评级行业的指导要求,目前被下调的企业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不难看出,上述监管政策直指评级业顽疾。事实上,债市投资者苦评级业久矣!评级长期存在虚高,市场上AAA级别债券居高不下,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信用状况,且评级对企业风险预警不足,多是事后“诸葛亮”,直到企业出现兑付问题后,信评公司才对企业评级做出调整、发出警示。特别是近年来,像永煤控股、华晨汽车等获得AAA评级的国资背景主体企业接连发生违约,更凸显了AAA评级“符号失真”,作为债券市场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的“守门人”角色几乎没有发挥作用。甚至有机构人士曾坦言“当下这个评级体系,投资机构没法用。”

对于市场乱象,监管显然已经有所洞察,并施以监管指导,其已经带来了变化的迹象——市场AAA级别债券正在挤泡沫。对于这样的变化,我们是乐于见到的,并希望这种变化具有持久性,能真正给市场带来一场“洗礼”。

其实,过去评级行业也曾进行整治,虽然一时评级有所规范,但并未从根基上发生改变。我们不希望在监管新一轮整治风暴过后,乱象再度卷土重来,因此完善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和规则约束更尤为重要。

这可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变化得以佐证。注册制改革与新证券法出台成为A股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故事频现,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或多或少会波及,但是无论从处罚金额上还是机构整改措施上,力度和约束都比较弱,而注册制改革推开以及新证券法出台之后,中介机构责任显著增加,面临的违规违法成本亦大幅提高,这也倒逼中介机构勤勉尽责。

我们注意到,监管也在弱化评级牌照的价值,比如取消公司债、短融、中期票据的债项强制评级,仅保留企业主体评级披露要求,将企业评级选择权交给市场。不过,目前债券市场违约频发,但是信评机构并未因此承担相应的责任,违规成本较低,备受投资者诟病,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约束规则、监督追责以及惩戒体系,来发挥震慑作用,让市场机制去倒逼和净化评级业,让企业用脚投票,让投资者勇于追责,这对于改变评级业“劣币驱逐良币”现状而言是关键制度一环。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