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发从青藏高原走向世界 藏格矿业瞄准全球发展的底气

资讯2023-05-29 09:15

daed67169838c8b59a809391cb742ab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沿着察尔汗盐湖行驶,这是最真实的感受。上世纪90年代,藏格矿业在这里诞生,如今,青海正全力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藏格矿业亦从中国青藏高原走向了全球。

从空中俯瞰青藏高原绵延不绝的山脉与盆地,星罗棋布的盐湖犹如一颗颗翡翠明珠镶嵌于广袤大地。落地格尔木机场,向东北方向出发,沿途是一望无际的荒原戈壁,驱车一个小时,中国最大的内陆盐湖——察尔汗盐湖映入眼帘。

凭借察尔汗盐湖这个聚宝盆,以及其他大大小小150余个盐湖,青海的盐湖资源蕴藏量占据全国一半以上,盐湖资源累计探明储量约4000亿吨,其中,镁、钾、锂盐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均居首位。丰厚的家底,也让青海有了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坚实基础。当前,青海正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世界级的优势产业聚集地、重要产品主产地、技术工艺创新地、人才培养输出地、循环经济示范地,推动盐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贫瘠高原出富矿

在位于察尔汗盐湖的藏格钾肥生产区域,我们见证了钾肥诞生的全过程,卤水经过浓缩、提纯、烘干等步骤变成洁白的氯化钾。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一名藏格员工正操作一辆大型机械将刚加工好的钾肥装车,全程快速而精准,未出一丝纰漏,熟练技艺令人赞叹。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藏格矿业就扎根于格尔木。藏格董事长肖宁亦从十余岁起每年从成都前往青海,在父亲身边观察学习一个企业家如何去做好一件事情。据肖宁回忆,藏格进入钾肥行业后,与近20家企业斡旋谈判,整合路东察尔汗盐湖边边角角的资源,让原本开采混乱的路东实现了科学、有序开采。老一辈民营企业家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筚路蓝缕创业的艰辛,肖宁如今回忆起依然感慨万千。

同属察尔汗盐湖,路东路西的资源禀赋却是天差地别。路西盐湖集团占据的资源禀赋好、品位高,路东的盐湖却被判定为没有工业化前景,是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废弃”资源。格尔木气候恶劣,交通与通讯亦极为不便,老董事长带领一帮技术团队,一头扎进无人区进行长久期的技术验证,最终实现先进的工艺生产氯化钾,并在此后攻克固转液技术,盘活了低品位固体钾矿资源的再利用,让资源禀赋较低的盐湖发挥最大价值。

如今,藏格矿业立足青藏高原,依托724.35平方公里盐湖资源专注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钾锂的投资和开发,不断做强做大,在规模和技术上始终保持在第一方阵。

钾肥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于三农。提升我国钾肥自给率,也是国内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1年统计数据,全球钾资源的大头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这三个国家钾盐可开采储量合计占比66%,中国钾盐储量3.5亿吨,占世界钾盐储量的9%,排名第四。盐湖股份和藏格矿业是全球产能前十的钾肥生产企业中仅有的两家中国企业,年产能分别为500和200万吨,合计占国内产能的87%。

据肖宁介绍,藏格的钾肥业务没有哪一年是亏损的,通过实现钾肥稳产高产,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企业力量。藏格钾肥扎实的业绩也为公司向外拓展增添了底气。

9545b0e61298ab1b3c3f54959b2fca3

有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在藏格锂业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车间,很难将这些正在运行的巨型吸附柱、错综复杂的管道与价格一度逼近60万元/吨的碳酸锂联系起来。但正是在这里,藏格矿业实现了从超低浓度卤水提锂并实现工业化。

锂矿作为新能源时代的“石油”,根系新能源汽车发展命脉。察尔汗盐湖属于高镁锂比的低浓度盐湖卤水,镁、锂分离是世界级难题。藏格锂业生产副总经理朱红卫介绍:“普通盐湖的浓度在几百到两千不等,新疆浓度最差的盐湖也有120ppm,察尔汗盐湖西段可达到300ppm,藏格所处的察尔汗盐湖东段的锂离子浓度仅50ppm左右。从如此低浓度的卤水里面提锂并实现工业管理,全世界只有藏格做到了。”

不仅如此,与其他企业仅能做到工业级水平相比,藏格是“一步法”提纯电池级碳酸锂,实现盐湖提锂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一步法提锂,也就是从盐田提锂到沉锂全过程不添加任何有害的化学试剂,成本降低的同时,最后产出的产品品质也更好。根据2022年7月11日正式实施的卤水碳酸锂国家标准,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的卤水碳酸锂主含量需达到99.6%以上。除此之外,要达到电池级碳酸锂标准,最难的是去除氯和纳这类杂质,纳离子必须要控制在300ppm以下。目前藏格可以将纳控制在50-150ppm区间,在行业处于绝对领先水平。

完成从超低浓度盐湖“一步法”提纯电池级碳酸锂技术攻克,藏格矿业用了三年。伴随技术工艺的不断优化,藏格碳酸锂产量逐年递增,从2019年试产的1828吨,到2020年的4429.83吨,2021年的7553吨,再到2022年的1.05万吨,产能实现跃升。

打破常规,技术上不断精益求精,被朱红卫总结为民营企业能够存活下来的原因。这位乐观豁达、谈吐儒雅的盐湖提锂“老人”表示自己到现在依然在不断突破认知。

“研发不能与一线脱节,只有对一线车间的任何一台设备、任何一个管道、对任何一条线路都熟稔于心,对工艺足够了解才能提出适宜的研发需求。”朱红卫表示。

在藏格锂业,任何员工皆可提出技改建议,2021年藏格锂业一共产生114项建议,经采纳80余项,给予奖励金额22万。有些建议即使未经采纳,经营班子认可其创新能力,也会给予一定现金奖励。“有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用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潜能,当技术革新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这种自发的力量可以无限强大。正因为员工与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近年来藏格产品的质量不断向上突破,已被部分客户视为“免检产品”。

卤水在钾锂生产循环利用

在察尔汗盐湖的溶矿区域,卤水从高位倾泻而下,老卤与淡水稀释而成的溶矿剂正加速溶解固矿中的钾盐,溶出的含钾卤水则通过采卤系统泵入盐田。这样的输卤渠在钾锂生产基地有无数条,它们让一片片绿色盐田流动起来,白色海浪翻滚,携带着盐湖高质量发展的希冀奔涌向前。

“资源高效利用是增强竞争力关键所在。”肖宁指出,通过循环利用卤水,藏格生产尾液循环利用率达到了100%。将尾液回用于溶矿的流程并不复杂,先将各矿区钾肥生产车间排出的老卤通过引卤渠引至锂业老卤池存放,用于吸附提锂。生产碳酸锂后的老卤则通过输卤渠再次返回兑卤池进行固液转化,使固态镁、锂、钾矿溶解为液体状态,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卤水的循环利用。保障生产的同时改善盐湖生态,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平衡。

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盐湖资源开发必须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在察尔汗盐湖钾锂生产基地,藏格就地利用盐堆物料修路,减少矿山建设与生产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破坏与水资源浪费。“修建水泥路面会耗费大量水资源。”司机告诉我们,格尔木常年少雨、多风、干旱,一年大约只会下七八场雨,水资源极其短缺。

因为环境的限制,藏格必须不断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目前其生产用水实现100%循环利用。钾肥的回收率达到62.5%,碳酸锂回收率达到了90%以上,均实现行业领先。

在藏格钾肥与藏格锂业的仓库,整齐排列的氯化钾与电池级碳酸锂整装待发,即将通过铁路或公路运往全国各地。与此呼应,藏格的扩张步伐从青海走向了世界。

开发矿山也可以是治理环境

巨龙铜业与青海察尔汗盐湖相距1200公里,这是藏格走出青海的第一站。2006年,在西藏日喀则、昌都、阿里等多地考察后的藏格瞄准了拉萨墨竹工卡县的巨龙铜业。肖宁将巨龙铜业比喻为亲自养大的闺女,自人民大学毕业后仅一年,肖宁便驻扎在了西藏巨龙铜业,见证了这座巨型铜矿从无到有,历经诸多曲折,最终实现今日的腾飞。

在前往巨龙铜矿5398米山顶的中途,有一大片菱形方块组成的植被恢复区域,这是一种通过高效粘合剂将种子粘附在岩壁上的生态修复技术。2015年至2022年,巨龙铜业累计投入3.3亿元恢复治理566万平方米土地,根据生态修复规划,到2030年拟再新增投入9.5亿元恢复治理815万平方米。4月下旬,巨龙盘山公路沿线的桃树与杨树迎风而立,高原桃树的花期姗姗来迟,为这座矿山增添了勃勃生机。据了解,到今年年底,巨龙一期有望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标准,成为高原上的“花园矿山”。

不仅如此,巨龙投资5000万元对原2000m³淋溶水处理站改造升级,在矿区投资1.1亿元新设日处理量3万方水处理站,使得铜离子严重超标、流淌了千百万年的孔雀河得到了根治,下游甲玛乡农牧民用水乃至拉萨河水质得到极大改善。这几乎颠覆了外界对矿山开发的印象,开发矿业也可以是治理环境。

海拔5398米的高原,巨龙财务总监曾庆淋依然健步如飞,展望巨龙的前景规划。

2022年,巨龙铜业实现产铜11.5万吨、产钼2300吨,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对西藏GDP贡献达1.88%。2023年全年计划处理矿量4700万吨,产铜15.3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88亿元。巨龙铜矿一期改扩建项目(15万吨/日)预计今年5月建成投产,二期改扩建项目(20万吨/日)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三期改扩建项目(30万吨/日)计划2027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巨龙铜矿采选总规模达65万吨/日,年产铜约60万吨,将成为全球采选规模最大、海拔最高、品味最低、产铜金属量第三的铜矿山。

曾庆淋进一步表示,巨龙最终有望实现每年采选矿石量约2亿吨规模,成为全球采选规模最大的铜矿山。两亿吨是什么概念?紫金矿业经过30年的开发,旗下国内国外矿山去年加总的处理矿量恰好是2亿吨。这也意味着2027年巨龙的处理矿量将处于世界前列。

紫金方面对于开发巨龙也是如获至宝,认为与藏格的合作是天作之合。巨龙铜业总经理高峰指出,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与成本控制能力是公司制胜的法宝,从开发能力看,不论是从采矿、选矿、设备、能源管理到财务、安全管理,巨龙团队有信心通过提质、控本、增效,驾驭这座超高海拔、超大规模、超低品位的矿山,用最短的时间把矿山开发成功,并吃干榨尽,为国内工业发展提供战略基石。

资源决定企业发展宽度,技术决定企业发展高度

在成都天府大道银泰中心,我们见到了藏格矿业董事长肖宁,身着灰色Polo衫,体型微瘦,比之于他弟弟肖瑶的开朗,肖宁显得内敛而沉稳。与寻常企二代不同,肖宁自小跟随父亲历练学习,青藏高原多年的风吹雨打,练就了超乎常人的毅力与耐心,对企业盈利拥有超高的警觉性。

谈及公司的发展,肖宁将藏格发展至今80%的驱动因素归因于宏观环境,国内经济的向上发展给藏格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企业自身的资源、技术以及管理的贡献仅占比20%。

针对这20%的驱动因素,肖宁、肖瑶兄弟二人通力合作,以高标准和国际视野谋篇布局,制定全新发展战略规划,强化企业软硬实力建设。其中,资源与技术构成企业的硬实力,制度文化是企业软实力。2022年度,藏格新增和修订了28项内控制度,通过有序开展内控监督与体系优化工作,提高企业决策效率,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及资产安全提供了保障,促进公司战略的稳步实施。

硬实力上,顺应青海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藏格也启动了世界级藏格的征途。

对资源型企业而言,世界级的内涵最重要的就是规模与体量。资源保有量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目前,藏格在手资源充裕,麻米错盐湖已探明的可利用氯化锂储量约250.11万吨,折碳酸锂约217.74万吨,青海省茫崖行委大浪滩黑北钾盐矿、碱石山钾盐矿、小梁山-大风山地区深层卤水钾盐矿东段资源储备的探矿权合计达1400平方公里。仅是把在手的资源充分开发,藏格锂板块的产量就可达到世界前列。

2022年,公司管理层及技术专家亲赴南美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等国考察盐湖矿,基于成本考量以及当地政局因素,南美项目计划暂时搁置。“如果不计成本拿项目,对企业中长期的发展极为不利。”但肖宁也表示,未来将聚焦主业,根据钾肥与碳酸锂的产业发展形势进一步向国内西藏、新疆以及国外拓展版图。2023年,藏格矿业成功拿下老挝万象钾盐矿项目,折合氯化钾的资源量总计约6亿吨,极大程度丰富了企业的资源保有量。

不过,无论怎么扩张,藏格矿业的创业、创新精神永远在路上。“向国内西藏、新疆的扩张,向国际南美市场扩张,决定了藏格矿业锂板块的宽度;深化格尔木1万吨/年产能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的研究,不断精益求精,产品质量越做越好,则决定了公司锂板块的高度。”朱红卫总结道。

察尔汗盐湖的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被定位为藏格的人才与技术创新基地。通过以干代培,为西藏的麻米错以及其他后备项目输送人才;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不断刷新公司锂板块的技术高度。肖宁表示,已经实现了超低浓度盐湖提锂的藏格矿业,未来可以将技术横向复制到全球大部分盐湖。在南美为期两个月的项目考察中,藏格对于当地粗放式开发盐湖资源深感可惜,如果能将公司领先的技术成功应用到这里,对于南美的资源开发与藏格自身的发展将是互利共赢。

时间进入5月,当我们再次回忆与察尔汗盐湖的初次相遇,还有一个深切感受,将如此巨量的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起来,造福区域经济,造福中国农业、工业的自主与高质量发展,很难不被称为一件伟大的事业。

回顾藏格的发展,在条件艰苦的青藏高原20余年的坚守,肖宁认为背后是企业家精神的坚实支撑。事实上,矿业作为典型的强周期行业,每一轮周期的行进都可能造成矿业企业新一轮洗牌,藏格矿业成功穿越数轮周期,离不开企业掌舵人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对全局的把握,敢于逆势扩张。在与国有企业、海外巨头同台竞争中,民营企业绽放出顽强的生命之花,背后依托的是企业家拼搏向上的精神。

时代更迭,藏格矿业的经营从一代向二代传递,企业家精神随之传承。老一辈企业家在广袤荒原开疆拓土,新一代接班人守正创新,让民营企业绽放全新面貌。

对肖宁而言,从巨龙负责人到藏格矿业董事长,身份转变的同时,背负的是更沉甸的责任。如何强化企业竞争力,延长企业生命长度?矿业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矿产资源的争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藏格主动融入国际市场,打造世界一流矿业集团。从青海到西藏,从西藏到老挝、南美,世界棋局渐次铺开,钾、锂、铜等战略资源壁垒不断夯实。藏格矿业顺应时代趋势,强化资源储备,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用制度激发活力,释放企业更大的发展潜力。如今的藏格不仅是青藏高原的藏格,更是对标世界的藏格。站在巨人肩上,肖宁正带领藏格从中国向世界闯关,创造藏格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