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绍、仇保兴、魏建国、张景安、吴晓求等大咖齐聚 “夯实中国,拥有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刘睿2023-12-28 00:39

经济观察网 刘睿/文  12月27日,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联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在北京举办“夯实中国,拥有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论坛。论坛邀请了政府、学界和企业界的权威人士,就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议题深入研讨。论坛由岚图汽车提供活动指定用车。

经济观察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刘坚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他表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很多的调整和考验,当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候,无论当前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着眼点还是要过好日子。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问题可能存在,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得寻找。

22

刘坚介绍称,此次论坛组织了来自各界的权威人士,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课题,细分了几十个话题,以论坛研讨和对话的方式,试图找寻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的探讨、思考和对话,将有助于认清问题的实质,也将有助于找寻解决问题的答案。

33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孙念瑞围绕“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回顾这两年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实践,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3年12月中旬,我国境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5300家,总市值接近80万亿元。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3.60万亿元,净利润4.76万亿元,超过四成上市公司实现了净利润正增长。近三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强度由2019年底的1.81%上升到2.03%。

孙念瑞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伴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也将面临一系列新变化与挑战。一是合规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二是上市公司声誉管理成为一门“必修课”;三是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精准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44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在开场主题演讲中表示,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与我国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契合。企业作为市场的微观主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践行ESG是企业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具体实践。有关各方应根据ESG中国化的具体要求,在企业经营活动内部化、信息披露标准化、评价体系统化、价值实现具体化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

屠光绍表示,ESG中国化,最终要通过四个方面来真正体现。一是要求,ESG中国化要求企业必须要在中国进行实践和行动,根据中国的需要来践行ESG。二是方法,ESG中国化要将全球发展的趋势和大框架与中国的ESG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三是影响,ESG的中国化一定要在全球产生影响力,中国作为世界大国,ESG的中国化本身也会不断推动全球ESG的发展。四是目的,要通过ESG的中国化,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这是ESG中国化的最终目的。

55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围绕“美丽中国 魅力乡村”的主题,在论坛上进行分享。他认为,所有的乡村振兴和乡村整治要尊重自然,尊重乡土文明,防止照搬城市模式,具体有八个方面。首先,乡村规划尽可能的要保护保留原有的自然和历史的肌理和生物多样性。其次,要坚持空间与功能的有机混合。生态、生活、生产这三生合一是农村重要的特点,而城市是分离的,应该尊重“三生合一”的现状并加以“拾遗补缺”式的优化。第三,保持与改进乡村生态循环。四,坚持传承乡土文化。第五,要坚持推广适用的低碳技术。第六,要坚持因村施策,防止整乡推进。第七,坚持逆向整治。城市里有大广场、宽马路、整齐规范的住宅,这些都不应该在农村出现,农村有野味趣味,应该把乡村里传统的东西弘扬出来。第八,坚持农民自主振兴乡村,而不是取而代之。

66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最好时机。如果中国品牌能够从“三个抓紧”出发,就一定能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走向全球。“三个抓紧”即抓紧全球化机遇、抓紧中国制造业优势以及抓紧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

与此同时,魏建国认为,中国品牌当前的“软肋”是文化,但只要中国品牌抓住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的机遇,拥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中国品牌也将会尽快地走向全球市场。

77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秘书长、党组成员张景安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企业创新是创新的主体,所以企业是创新真正的主力军”。张景安认为,当前中国的科技现代化需要加强创新驱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创新全球化,需要加强协同创新。

其中,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遭到破坏的局面下,张景安认为中国应当依靠民营企业战胜全球化困难时期,“一是要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好,我们经济才会更好,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二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民营企业的创新环境好,中国的创新环境才真正好,才能形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创新局面”。

88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就“金融强国的实现路径”发表了演讲。他认为,经济的创新和可持续增长是重要的硬基础,是硬实力,完善的法制和高度的社会企业精神则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载体,要建设金融强国,硬实力和软实力都非常重要。世界上曾经有过和现在还在的金融强国只有两个,一个是过去的英国,另一个是今天的美国。中国将努力成为第三个金融强国。他表示,金融强国的内涵和特征很多,概括地说主要是三点。一、金融体系是高度市场化的;二、完善的法制;三、金融强国的金融一定是国际化的、开放的。

吴晓求还认为,现代金融的基石和核心是资本市场。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把市场定位为融资市场,大大低估了资本市场的价值。他认为,建议IPO不妨暂时缓一缓。资本市场提供的不是救命的资金,应该是促进企业发展的资金。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