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念苇帘

孙永庆2024-01-28 14:21

家乡博兴的麻大湖里,到处是郁郁葱葱的芦苇。到了秋天,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花随风摇曳,似云似雪。

芦花漫天飘舞的时节,就开始收割芦苇了。男女老少齐上阵,成片成片的芦苇被割下,有用独轮车往回推的,有用地排车往回拉的,那劳动的场面颇为壮观,不禁让人想起孙犁的《荷花淀》,好像就是小说中的场景。

冬季农闲,这些芦苇便派上了用场。湖边的农人们把粗点的芦苇破成篾子,编织成苇席;细点的芦苇剥去外皮,把芦苇秆打磨光滑,编织成苇帘。

让漫长的冬季在芦苇飘香中度过,虽有点艰辛,却能使来年的生活不那么窘困,便有些苦并快乐着的意味。这些已经是记忆中的情景了。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能用芦苇来贴补家用,也是湖泊对人类的恩赐。

在以往的岁月里,人们的一半时间是与苇席厮磨,在茶余饭后与苇帘对视。

苇帘有窗帘、门帘,夏天来临,家家户户会挂上苇帘,遮挡蚊虫的同时,细风能吹进屋里,还能给人带来朦朦胧胧的感觉,便多了些许遐想。

也许是喜欢文学的缘故,我尤为钟爱苇帘。

不禁想起麻大湖周边的传说:

汉代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到了湖畔的傅员外家。傅家独生女傅小姐的绣房在湖边,女子不能抛头露面,门窗只能半遮半掩,甚是憋闷,傅小姐缠着父亲给她想办法。傅员外便让董永去办。

这天董永给老牛喂草,草里掺着几根芦苇,他灵光一闪,有了想法。他到湖边割了些芦苇晾干,剥出芦苇秆,按照织布的法子,把芦苇秆织成帘子。挂上苇帘,绣房的门窗就可以打开了,湖上的风飘进绣房,坐在房里还能隐约看到湖上的风景。

傅小姐十分高兴,便让丫鬟打听是谁弄的,丫鬟将董永卖身葬父来到傅家的事告诉傅小姐。

傅小姐对董永产生了爱意,两人虽经磨难,最终结为夫妻。她认为这是苇帘的功劳,称苇帘为媒帘。

当然,传说是不可信的,我们不妨从古代文学作品里寻觅苇帘的踪迹。

《诗经·蒹葭》中,芦苇见证那时的爱情:“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多么动人的境界,看到芦苇,想起心爱的人。

到了秦汉时期,帘子出现在生活里,《礼记·内则》曰:“大夫以帘,士以帷。”

唐宋时期,诗人特别喜欢“帘”。据有人统计,《全唐诗》收入近五万首诗,“帘”入诗达一千四百多首;《全宋词》收入两万多首词,“帘”入词有两千余首。

唐诗宋词借“帘”抒情,“帘”成为诗词中的一种意象,而苇帘应是“帘”中最常见的一种。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说明唐宋时代帘子已是生活中的平常之物了。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也挂了帘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既是陋室,用的帘子定是普普通通的,苇帘物美价廉,陋室配苇帘正合适。

宋朝秦观的“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惹得多少人为之怅然,也让作家琼瑶得到灵感,写了部小说《一帘幽梦》,把青年男女们感动得稀里哗啦。


最为人称道的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写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生活在青州,距离盛产苇帘的博兴麻大湖也就是百十里路。青州是商品集散地,有许多商人把苇帘等物品运往青州去贩卖,说不定李清照家的苇帘就是麻大湖的芦苇制成的。麻大湖的芦苇有灵性,才逗引出了这首趣词。

后人对这首词的解读更有意思,“试问卷帘人”是关键词句,多解释为“卷帘人”是侍女,认为这是一首别致的写景小词。也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卷帘人”是赵明诚,这是一首隐喻夫妻私密生活的词作。就此还引发过激烈的争执,都是帘子惹的事儿。

清代诗人汪元方的家乡也是芦苇遍布,他曾以“苇帘”为题赋诗曰:“蒙茸织出纬萧工,不羡芦花飏碧空。秋水双扉寒浸月,白云一桁细筛风。携来雪影光明界,照见霜花冷淡中。自是诗人潇洒处,白鸥乡作主人翁。”诗人巧借苇帘表达心中的愿景,做人做事不慕浮华。用浸月、筛风、雪影、霜花来烘托,让苇帘富有了诗情画意。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苇帘逐渐从日常生活中淡出,偶尔见到,也是作为工艺品装饰所用,或者是在博物馆的展厅里。麻大湖的芦苇,从远古到现代,与人们不离不弃,也让我们见苇思帘。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孙永庆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孙永庆】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