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GLP-1类药物在华获批:“网红”赛道制胜点何在?

季媛媛2024-05-24 08:04

随着“减肥神药”席卷全球,GLP-1类药物正成为中外药企争相布局的风口。

目前,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已相当成熟,作为最理想的降糖药其成为糖尿病市场最大的搅局者。根据中金企信数据,2020年全球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市场规模达到131亿美元,占糖尿病药物市场的18.8%,全球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市场将会在2030年增长到407亿美元。

面对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内外药企正加速布局,就在5月21日,备受关注的礼来替尔泊肽注射液(商品名:穆峰达®)在华获批上市,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T2DM)患者。

对于此次该药物的获批,礼来方面表示,替尔泊肽注射液的获批代表着糖尿病研发领域的突破性进步。

根据灼识咨询发布的《GLP-1药物报告》,国内GLP-1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突破330亿元,其中超重/肥胖适应症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3亿元,2型糖尿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5亿元。另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目前国内已有112款GLP-1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包括恒瑞医药、信立泰、甘李药业、华东医药、联邦制药、诺博特生物、双鹭药业、仁会生物、鸿运华宁等。其中,华东医药GLP-1药物已有糖尿病和减重适应症获批上市,仁会生物GLP-1药物减重适应症已获批上市。此外,诺和诺德的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片和注射液已在国内获批用于糖尿病治疗。

如今,礼来重磅产品替尔泊肽注射液正式加入国内GLP-1市场的角逐。

替尔泊肽优势何在?

目前,GLP-1受体激动剂已成为中国糖尿病治疗指南中有合并症患者的一线用药及部分患者二线治疗的主要用药。也是在临床的推动下,约1/3的T2DM患者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而随着糖尿病早诊早治的推行,仅可通过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的患者比例预计将进一步下降。

而由于GLP-1价格高、患者认知程度不高等原因,中国GLP-1RA药物在患者中的渗透率较低。这也意味着,未来药品渗透空间较大。根据灼识咨询发布的数据,在欧美发达国家,GLP-1市场已经占到降糖药的20%左右,而中国GLP-1市场起步较晚且患者价格敏感性高,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尽管如此,丝毫不影响进口GLP-1进入中国的速度。根据礼来披露的数据,穆峰达®能够选择性结合并激动GIP受体和 GLP-1受体两种天然肠促胰素受体,降低T2DM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穆峰达®目前有4种规格:2.5 mg:0.5ml,5 mg:0.5ml,7.5 mg:0.5ml,10 mg:0.5ml。

本次国内获批上市主要基于SURPASS系列研究以及III期SURPASS-AP-Combo研究的积极结果。SURPASS-AP-Combo研究纳入了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98.3%为亚裔(n=917),83.4%为中国患者(n=763)。结果显示,治疗40周后,Mounjaro(5mg 10mg和15mg)组患者在减低HbA1c水平和减轻体重方面均非劣于剂量滴定的甘精胰岛素。

替尔泊肽注射液能够直接和间接地作用于多种导致T2DM病理生理缺陷的器官与组织,可在胰岛β细胞等核心致病组织中发挥更强疗效。同时,替尔泊肽注射液潜在直接作用于脂肪组织,降低脂肪含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进一步带来强效降糖等临床综合获益。

此外,替尔泊肽(Tirzepatide)在减重方面也取得了成功,接连4项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其中,III期SURMOUNT-1研究入组的不伴有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平均体重为104.8公斤,平均BMI为38.0kg/m2,94.5%的受试者BMI≥30kg/m2。每周1次皮下注射后,第12周15mg剂量组患者平均减重约8%,第36周减重约16%,第72周Tirzepatide (5mg, 10mg, 15mg)治疗组患者平均减重最高达到22.5% (24kg)。

根据司美格鲁肽此前公开的试验数据,在持续68周的试验期间,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组的体重降低14.9%,12周时体重降低6%。

对此数据,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基于目前已经公布的临床数据来看,司美格鲁肽的减重效果略逊于替尔泊肽,这也是由于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之间存在包括化学结构差异造成的药理学差异、半衰期差异进而导致的给药频率差异以及制备方法差异等,当然,最主要的区分点就在于靶点数量。

王者PK抢占市场

也是由于在GLP-1市场的先发优势,无论是诺和诺德还是礼来,均在国际市场获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

最近,诺和诺德、礼来接连披露了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根据诺和诺德披露的数据,第一季度实现总营收653.49亿丹麦克朗(约94.96亿美元),营业利润318.46亿丹麦克朗(约46.28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司美格鲁肽注射用降糖药Ozempic销售额持续攀升至278.10亿丹麦克朗(40.41亿美元),同比增长43%;口服降糖产品Rybelsus销售额为50.13亿丹麦克朗(7.28亿美元),同比增长17%;减肥药Wegovy销售额翻倍增长达93.77亿丹麦克朗(13.63亿美元)。司美格鲁肽3款产品合计创收422亿丹麦克朗(61.32亿美元)。基于此,诺和诺德公司上调利润和销售前景,预计2024年销售额可能上涨19%—27%,营业利润可能增长22%—30%。

礼来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财报,全球总收入87.6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其中,2型糖尿病药物Mounjaro(替尔泊肽)实现销售额18.07亿美元;肥胖药物Zepbound(替尔泊肽)实现销售额5.17亿美元;糖尿病药物Jardiance(恩格列净)实现销售额6.87亿美元。基于此,礼来将全年收入指引调高了20亿美元。

“尽管两款药物的临床数据有所差异,但不可否认,由于从国际市场看,诺和诺德和礼来目前是GLP-1市场的两大主要玩家,两家药企也将占据GLP-1市场的主要份额。”上述分析师说。

目前国内共有8款GLP-1RA获批,其中仅有2款为国产药物。而此次礼来的替尔泊肽注射液在华获批上市之所以备受关注也是由于,其糖尿病市场布局之外的减重市场潜力被广泛期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已有两款GLP-1药物获批用于成年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管理,包括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以及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并且,国内正在进行超过20个减重及肥胖症治疗的临床试验,其中多个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同时,多款药品已完成临床III期试验,已经或准备申请上市。随着GLP-1药物临床试验的推进和获批药物数量的增加,未来超适应症使用的情况可能会逐渐减少,合规性风险也将大大降低。

作为本土研发企业,谈及GLP-1市场的规模,诚益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周敬业博士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的格局和规模来看,其实外部都做了很多预测,目前GLP-1的市场规模约在200亿元,未来大家会预期增长到500-1000亿元之间。特别是对于肥胖症来说,这个市场是刚刚打开,所以现在能看到非常高速的市场增速。

“从GLP-1赛道上的竞争格局上来看,在短期的未来将会出现两大类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涌现,一类就是这种多靶点,就是双靶点或者三靶点多肽类的注射类药物。另一类是口服的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对于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口服的小分子GLP-1就会带来更好的便利性、更低的成本或者是更好的患者依从性,还有潜在的复方用药的这种选择性。未来我们会认为,这两类产品占据大部分的市场。”周敬业说。

规范化用药仍需重视

在GLP-1类药物的开发中,替尔泊肽以其双靶点的设计(GIPR/GLP-1R)在临床试验SURMOUNT-3中展现出了更好的减重效果,相比之下,单靶点的司美格鲁肽在STEP 1试验中的表现较为一般。这表明,双靶点、多靶点可能会成为GLP-1药物差异化的突破口。这也意味着,替尔泊肽在减重领域的市场潜力更为可观。

不过,也有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有些人既不是糖尿病患者,也不属于合规的超适应证使用群体,只是有身材焦虑的烦恼,导致过度依赖减肥药。如此,在评估患者属于合规的适应证使用群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肥胖的评估对于确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由于肥胖有单纯性肥胖或继发性肥胖之分,有些人群并非单纯性肥胖,而是与其他疾病有关,例如,一些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均可能导致肥胖的发生,如果只关注减肥而不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可能会延误对患者全面治疗的机会。因此,第一步是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确保对肥胖的评估全面。

其次,需要评估患者是否真正能够从药物治疗中获益,以及是否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应该是在患者已经尝试并证明充分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仍不理想的情况下考虑的选择。因此,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已经采取了适当的饮食和运动措施,以及这些干预是否足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此外,当医生要使用一些目前在我国尚未获批用于减重,但已经在国际上具有充足证据证实可以安全有效减重的药物时,医院一般会要求相关科室提交资料,在医院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经过医院专家组审核批准,确保所有的程序都符合规定后方可使用。之后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保他们符合超适应症使用药物的条件,没有药物使用的禁忌症。另外,也会对患者进行定期规律的随访,对药物的使用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观察,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进行药物调整。

“无论药物还是手术治疗,这些都是外力的驱动。患者必须有主动改善生活方式的意愿,这样才能够实现长久的健康状态。”上述临床医生强调。

上述分析师也强调,GLP-1作为处方药,进入消费医疗市场仍有较远距离,但目前已呈现出了消费化的倾向,并且事实上这部分市场正在成为传统药企新的收入增长点。对于礼来、诺和诺德等成熟玩家来说,需要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品牌建设与消费者教育,维持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等。更重要的是作为行业领导者,需要进一步进行口服化、长效化、新靶点、新适应症的开发及拓展,以巩固自身的领先地位。

转载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季媛媛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季媛媛】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