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国际:美国经济衰退与危机下的艰难抉择

2025-05-08 11:51

经济脉搏

在全球经济的大棋盘上,美国经济一直占据着关键位置。然而,近年来,美国经济却深陷重重困境,衰退阴霾与信任危机交织,使其发展之路布满荆棘。5月FOMC议息会议,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经济当下的复杂局势。

工银国际从会议结果来看,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0%不变,这一决策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虽称美国经济仍稳健运行,但不可忽视的是,诸多数据已显示出美国经济增长的隐忧。关税政策的反噬作用逐渐显现,劳动力市场边际降温,企业在政策不确定性下趋于保守。4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17.7万人,看似尚可,然而ADP数据却显示4月就业人数仅增长6.2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为九个月以来最低增长。这表明企业在面对消费者不确定性时,扩张步伐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通胀问题也让美国经济陷入两难境地。实际通胀降温放缓,美国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初值达到3.5%,超出预期且相比前值显著抬升。尽管同比数据显示通胀水平有所回落,但季度环比数据的抬升暗示通胀降温趋势可能受阻,且通胀预期进一步攀升。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显示,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未来一年美国通胀预期升至6.5%,长期通胀预期也有所上升。通胀预期会影响各部门的投资消费决策,若持续高位,美联储可能需要继续维持紧缩政策,这无疑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大压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陷入萎缩,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初值录得-0.3 ,与上一季度的2.4%形成鲜明对比。进口激增是企业为规避关税的提前采购行为,而占经济总量三分之二以上的个人消费支出环比仅增长1.8%,远低于上一季度的4%。这使得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若二季度经济增速仍受政策不确定性压制,美国经济将陷入技术型衰退。此前,IMF已下调美国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这反映出关税政策的短期冲击以及全球供应链重构和国内生产效率下降等长期结构性影响。

除了经济数据层面的问题,美国还面临着三大信任危机。首先是政策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增加了企业预期管理的难度,削弱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让跨国企业对美国营商环境充满担忧,进而抑制了中长期投资活动。其次,财政可持续性面临压力,联邦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攀升,赤字水平居高不下。在高利率环境下,未来债务利息支出将大幅上升,推动美国国债风险溢价上行,影响整体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融资成本。若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推进减税政策,债务问题将雪上加霜。最后,美元地位也面临潜在动摇。随着全球经济多极化趋势加深,各国对多元化结算体系的探索不断推进,美元在全球储备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若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发酵,将加速全球储备资产的再配置,弱化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美国经济如今陷入了一个自我强化的负向循环。关税政策加剧经济下行压力,本需要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放松来对冲影响,但关税引发的供给侧通胀冲击推升了市场通胀预期,使得美联储难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高利率环境下,融资成本和利息支出压缩财政空间,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施加降息压力,挑战其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一行为引发市场对联储政策持续性的担忧,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减少货币政策空间,形成 “政策受限-预期紊乱-经济承压” 的恶性循环。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美联储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方面,要避免在通胀预期上行的背景下贸然降息扰乱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又须警惕经济边际放缓所积聚的滞后性风险。当前,留给美联储静观其变的窗口正在收窄,过度观望可能会错失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最佳时机。基于对美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工银国际预计美联储最早于6月进一步降息,全年降息3至4次,共计75-100个基点。

美国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衰退的阴霾笼罩,信任危机加剧。未来,美国政府和美联储需采取有效措施,平衡经济增长与通胀控制,重建市场信任,才能让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将不断加大,对全球经济也将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本文综合来自工银国际宏观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