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世界地图,文远知行过去这个季度做了很多事。
把Robotaxi部署了阿布扎比、准备在迪拜上线运营;与Uber的合作升级到了“未来五年覆盖15座城市”;还和腾讯云、黑莓QNX继续深化合作——从业务版图看,这是一家典型的“全球自动驾驶出海代表”。
但财务数字并未跟上这些扩张节奏。2025年第一季度,文远知行的总收入为7244万元,同比增长1.8%。与之对比,净亏损达到了3.85亿元,几乎是收入的五倍。即便不算进股权激励和投资波动,调整后净亏损也达到了2.95亿元,也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Robotaxi业务的增速看上去亮眼,同比增长近200%,收入占比从12%跃升至22%。但体量仍然有限,一季度该业务仅带来1610万元收入,难以在财务层面真正改变公司的基本面。
Robotaxi现在还只是支撑起了一个关于未来的叙事,而不是现实的现金流。
与此同时,公司原有的服务收入在下滑,尤其是ADAS定制化研发项目的收入,在去年下半年集中结束后形成了断档。服务收入同比减少近180万元,成为拖累整体营收的一小部分因素。
看数据,核心的问题在于支出。
季报显示,文远知行的研发费用达到3.26亿元,同比上涨17%。销售费用同比上涨67%,行政费用(剔除股权激励)同比翻倍。几乎每一个费用科目都在大幅上升,可以合理的认为文远知行在为国际化和量产做准备,比如扩充人才团队、加强了财务和法务体系。亦或是暂时还没找到把“能力”变成“效率”的方法,以至于项目太多,赚钱的项目太少。
积极的一面来看,文远知行的现金储备仍然充足,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账面上还拥有61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和等价物,这得益于此前多轮融资,包括来自Uber的新一轮1亿美元认购协议。但在当前单季度不到1亿元收入的前提下,这笔现金的周转效率是偏低的。大量现金压在资本支出和研发投入中,回报周期变得更长。
一家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或许还不着急盈利,但必须更清晰地向投资者说明:这些投入是为哪一类客户准备的,如何收回成本,又什么时候能收回。
比起“Robotaxi哪天能上路”,现在投资者更关心的,可能是“Robotaxi什么时候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