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昌老城区的烟火巷子里,多了一个新晋网红打卡地——T16城市巨力·绿洲。它隐匿于喧嚣之中,由3栋民国老建筑改造而成,被网友称之为“历史韵味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的独特空间”。
打卡点1
藏于闹市中的雅致茶楼
6月18日上午,从墩子塘地铁站4号口出来,沿着北湖一路往西前行,穿过一条老街,T16城市巨力·绿洲逐步浮现在眼前。走进大门,率先来到的是一栋茶楼,庐山云雾、修水宁红等茶香瞬间扑鼻而来,让人瞬间宁静,仿佛将尘世的喧嚣都隔绝在外,只留下一片静谧与悠然。
越过吧台,穿过一条长廊,便来到了茶楼的休息区,区域内的装饰充满了老南昌的韵味:墙上悬挂着的老南昌旧照,书架上摆放着《南昌》《文盛昌南:古迹卷》等介绍南昌的书籍,像是时光的使者,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模样。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市民游客走进茶楼,点上一杯本地茶饮,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一边品茶,一边与同伴畅聊。“以前这附近都是老房子,没啥特别的地方。现在有了这个茶楼,我每天都爱来坐坐,喝喝茶,看看这些老照片,就像又回到了过去的日子,心里特别踏实。”常来茶楼的老街坊刘建国感慨道。
“我们希望在城区打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态空间,让人们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能有一处放松身心、感受文化的栖息地。”T16城市巨力·绿洲主理人任艳冬向记者介绍,“这里的每一个元素,都饱含着对江西本土文化的敬意与热爱。我们收集老南昌的照片和书籍,让人们在文字与光影中触摸城市的历史脉络;选择江西本地茶,用茶香传递家乡的味道;在整个空间内,你能看到傩文化的创新呈现、青花瓷元素,还有各式具有本土特色的装饰与设计,都是为了让大家沉浸式体验江西文化的魅力。”
打卡点2
小院中各具韵味的凳子
从茶楼出来,一座由老房子改造而成的庭院出现在眼前。这里曾是斑驳破旧的老院落,如今却焕发新生,摇身一变成为充满诗意与生机的“城市绿岛”。院内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在地面上晒下一片片跳动的光斑,将整个庭院装饰得如诗如画。
庭院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式各样的休憩座椅。古朴的竹椅散发着淡淡的竹香,坐在上面轻轻摇晃,耳畔仿佛传来竹叶沙沙的低语;实木长凳凳面刻着简单的雕花,搭配上几个粗布软垫,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增添了几分舒适;柔软的户外沙发被安置在遮阳伞下,色彩鲜艳的靠枕随意摆放,充满了现代休闲气息。
角落里,几块天然的青石被雕琢成石凳,表面的纹理清晰可见,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故事。最特别的当数青花瓷外观的凳子,圆润的凳面绘着传统的缠枝莲纹,蓝白相间的色彩在阳光下格外雅致,凳脚模仿瓷器的造型微微收窄,将古典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觉得这里的凳子最有意思,走累了随便找个凳子坐下,就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特别放松。”游客李文文笑着说道,“无论是哪种凳子,都能让你在疲惫时找到一个舒适的角落,既能小憩,又能来上一张美美的打卡照。”
打卡点3
非遗文化与现代艺术交织的艺术楼
穿过小院,踏入艺术楼,一块巨大的傩面具浮现在眼前,神秘古老的纹路雕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线条都诉说着千年的传说与故事,承载着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座艺术楼共开放两层区域,有着各式各样的房间,展示着傩文化与不同元素的交织与碰撞。有用傩元素装点的鼓、吉他、音响等,将非遗与摇滚文化巧妙结合;有一排排用布织成的傩面具,为古老的神秘古朴增添一抹童趣;有巨大的傩面具为墙面背景,陈列着一个个小巧精致的陶瓷……在这里,拍照成为一件极具氛围感与艺术感的事情,在不同的房间,不同的傩元素前,拍出不一样的艺术大片。
“我是个艺术爱好者,一直想找个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创新氛围的地方。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火花,让每一处陈列都像是在讲述一个独特的故事,真的太棒了!”游客曾小芳兴奋地说道。
“南北湖周边是一片融合了历史底蕴与秀美风光的地方,它的历史追溯到清末民初,当时沿湖建有一批两层的西式小洋楼,居住着一些社会名流。”南昌东湖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文旅产业部主任任劲竹向记者介绍,“我们在保护老建筑的基础上,为了将老旧建筑特色有机融入现代化城市空间,将沿湖的部分物业进行开发,想要打造出城市公园的慢生活街区,让大家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寻觅一处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未来,当游客来到湖边时,可以沿湖一路参观杏花楼、佑民寺,游览美术馆、陈列馆,打卡T16城市巨力·绿洲,品味各种新式小店,感受老南昌的文化底蕴。”
来源:南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