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财险53亿资本补充债兑付违约 保险公司债券刚兑时代“幻灭”

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10-09 17:10

保险行业首现企业资本补充债兑付违约。

9月30日,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安财险”)发布公告称,公司2015年资本补充债券(下称“15天安财险债”)应于2025年9月30日到期兑付,本期债券预计无法还本付息。

资料显示,天安财险在2015年9月29日发行规模为53亿元、期限为10年期的“15天安财险债”,其票面利率采用分段式计息方式,前5年的票面利率为5.97%,若发行人在第5年末不行使赎回权,后5年的票面利率为原前5个计息年度票面利率加100个基点(1%),即6.97%。

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期间,“15天安财险债”均按期付息。

但是,随着当时天安财险实控人——“明天系”出现经营问题,原银保监会在2020年7月依法对天安财险实施接管。

2020年9月,天安财险发布公告表示不行使“15天安财险债”的赎回选择权,且公司由原银保监会实施接管,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2020年—2024年期间,“15天安财险债”均采取计息挂账。

一位天安财险人士曾向记者透露,在相关部门实施接管举措后,天安财险日常财务开支均需通过接管工作组审核,令企业资金支出主要用于日常业务运转,与主营业务关系不大的其他开支均大幅缩减。

“受公司被接管、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近年公司财险业务发展增速明显不如2020年前,导致光靠内生式利润增长难以兑付‘15天安财险债’本息。”他直言。

懂保汇创始人陆敏认为,天安财险无法兑付上述债券的直接原因是偿付能力不足,其背后的“病根”在于经营效率低下,无法维持正常的盈利与偿债能力。

他指出,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衡量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核心指标,若ROE长期低于8%,保险公司将无法通过盈利覆盖成本与债务,最终必然导致偿付能力不足。当前天安财险可能面临的经营挑战包括过度依赖低利润的财险业务(如车险)、缺乏高附加值的险种(如责任险、健康险)、投资收益受利率下行而下降、营销成本偏高等。

长期负责企业资金周转的保险公司财务部主管张汉廷向记者透露,当保险公司发现内生式利润增长难以兑付资本补充债本息时,通常考虑引入新旧股东增资或发行新债券募资,以此解决债券到期兑付问题。但天安财险在2020—2024年上半年期间均处于接管状态,导致相关资本运作面临较高不确定性。

记者注意到,2024年天安财险的风险处置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24年7月,申能财险与天安财险签署《收购承接协议》,收购天安财险保险业务资产包。两个月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同意申能财险受让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

资料显示,申能财险于2024年1月成立,5月开业,注册资本达到100亿元。

然而,申能财险收购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资产包里,并不包括“15天安财险债”,令天安财险通过外部增资方式解决上述债券到期兑付的愿望落空。

对于此次“15天安财险债”无法到期还本付息的原因,天安财险表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不能确保在偿付本期债券本息后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且有能力清偿其他负债的本金和利息,因此公司无法向本期债券持有人就本期债券还本付息。

张汉廷向记者透露,一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保险公司将面临限制分支机构增设与新业务开展、责令停止部分业务等处罚,导致天安财险宁可面对资本补充债兑付违约,也不愿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00%以内,影响日常业务开展。

上述天安财险人士向记者透露,天安财险之所以没能兑付“15天安财险债”到期本息,主要原因是根据《天安财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资本补充债券发行公告》相关规定,天安财险只有在确保偿还本息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且有能力清偿其他负债本息利息的前提下,才能偿付本期债券本息。当天安财险发现在偿付“15天安财险债”本息后,自身偿付能力充足率或低于100%、且可能无法清偿其他负债本息后,就按上述规定暂缓上述债券本息到期兑付。

天安财险表示,公司已与本期债券的债券持有人开展积极沟通,全力配合债券持有人的相关诉求,后续将在公司的风险处置工作中对本期债券统筹安排处理。

张汉廷认为,因公司治理失效、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等违规行为,天安财险在今年6月被相关部门吊销业务许可证,因此它通过续发保险资本补充债“借新还旧”的几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天安财险将与债权人开展广泛沟通,争取通过债券展期、减免部分兑付金额等方式,妥善解决“15天安财险债”兑付违约问题。这意味着相关债券投资人将面临较大幅度的投资损失计提。

记者多方了解到,部分“15天安财险债”投资人希望申能财险能“伸出援手”,帮助天安财险解决债券兑付违约风波。

“若天安财险债兑付违约问题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案,或令天安人寿债券到期兑付违约潜在风波得到妥善处置。”一直参与金融机构债券投资的保险公司投资部交易员刘章向记者透露。天安人寿的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将于2025年12月到期,其第五年未能行使赎回权,当前市场担忧“天安系”保险公司债券违约或将连续发生。毕竟,作为“明天系”旗下寿险公司,天安人寿也在2020年7月被接管,且因为多项严重违规行为,这家寿险公司在今年6月被吊销业务许可证。

刘章坦言,随着“15天安财险债”到期兑付违约,部分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已着手加强对中小保险公司股东背景、业务合规性、偿债充足率稳定性与再融资能力的评估,排查相关资本补充债券的投资风险,坚决回避曾有“违规通过信托、理财、股权基金投资等方式向股东关联方输送利益”行为的中小保险公司债券。

“‘15天安财险债’违约已给债券投资市场敲响警钟,我们必须适应这类债券刚性兑付幻灭的新局面。”他强调说。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长期关注银行、保险、外汇、黄金、企业出海、科技金融、产融结合等领域报道,敏锐深入洞察全球经济趋势与中国经济前景。